负载型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配体的合成及应用.pdfVIP

负载型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配体的合成及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负载型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配体的合成及应用

第27卷 第8期 应 用化 学 Vol_27No.8 2010年 8月 CHINESEJOURNALOFAPPUEDCHEMISTRY Aug.2010 负载型原子转移 自由基聚合配体的合成及应用 唐龙祥 范保林 屈 龙 刘春华 王平华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合肥230009) 摘 要 用丙烯酸 甲酯 (MA)与负载到纳米二氧化硅有机/无机杂化粒子上 的三乙烯 四胺 (TETA)进行 Michael~ll成反应,合成了负载型原子转移 自由基聚合(ATRP)配体。将其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的 ATRP,结果表明,动力学曲线表现为1n[c(M。)/c(M)](c(M。)为单体起始浓度,C(M。)为反应时间t时单体 浓度)与时问线性相关,分子量随转化率线性增加。可以通过离心轻易将催化体系从聚合物中分离出来,回收 的催化体系可再次用于MMA的ATRP,且聚合反应仍具有可控/活性的特性 ,克服了传统 ATRP中聚合后去 除含过渡金属催化体系的困难。 关键词 ATRP,负载型配体,纳米SiO,,Michael加成,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 中图分类号:O6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0)084)882-05 DOI:10.3724/SP.J.1095.2010.90727 原子转移 自由基聚合(ATRP)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活性聚合方法 ¨j。经典 的ATRP催化剂为低价态过渡金属卤代物,其中卤化亚铜应用最广。此外,如钌、铁、镍以及铑等过渡金 属也已成功应用于ATRP反应体系HJ。然而这些小分子配体催化剂易污染产物,聚合后催化体系的分 离处理困难,催化体系难 以回收利用 。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案之一是将配体或催化剂负载在可与聚合 物溶液简单分离的载体上,聚合反应结束后,通过离心或过滤即可分离,而且催化体系可以回收利用。 Kickelbick等 将功能化胺接到SiO和交联聚苯乙烯表面,与CuBr配合可以催化ATRP反应,但产物的 分子量分布较窄。利用低分子量聚乙烯不同温度下在 甲苯中溶解度不同的特性,Liou等 在聚乙烯末 端接上吡啶类ATRP配体,但催化效果不理想。Shen等 则先在聚乙烯末端接上聚乙二醇片段,然后再 接枝 Ⅳ,J7、r,Ⅳ,Ⅳ一四乙基-二乙烯基三胺作为配体,当中间嵌有 3个 CH:CHO片段时,催化聚合的可控 性最好。Hong等 。。“研究了负载/可溶性混杂催化体系催化MMA和MA的ATRP,聚合的可控性比单 纯的负载催化体系有所提高,但产物中残留了可溶性催化剂。 价廉易得的烷基胺,与卤化亚铜的配合催化效率高,是理想的ATRP配体之一。本文首先利用 ATRP法合成了SiO-g.PMMA.b—PGMA杂化粒子,先在纳米 SiO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主 要是为防止粒子表面被聚合物包覆过密,以免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分子链上的环氧侧基 不易充分开环。然后利用环氧侧基将三乙烯四胺引入到该杂化粒子上,并通过Michael加成用丙烯酸甲 酯改性该杂化粒子上的伯胺和仲胺,以增加 由合成配体与催化剂形成的催化体系在反应混合物中的溶 解能力,从而提高聚合反应的可控性。类似工作 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正硅酸四乙酯(TEOS)、2一溴基异丁酰溴(BSB)、甲基丙烯酸 甲酯 (MMA)、三乙烯四胺 (TETA)、甲 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丙烯酸甲酯(MA),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精制后备用;CuBr、溴异丁酸羟 乙酯(HEBrIB)、N,N,N , , 一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美国Aldrich),纯度99.0%,直接使用。 2009—11JD4收稿 ,20l0 2 l修回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合肥工业大学青年基金 (o6o6o8r)资助项 目 通讯联系人:刘春华,男,博士,讲师;E-mail:lchh88@mail.ustc.edu.cn;研究方向:活性 自由基聚合及固相表面接枝 第8期 唐龙祥等:负载型原子转移 自由基聚合配体的合成及应用 FT.IR一170S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