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1 卷 第 3 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1 No.3
2008 年 5 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May 2008
奢华与飘逸并存
——论六朝服饰风格
李采姣
(宁波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
摘要:从社会背景、享乐之风、不拘礼法等几个方面来剖析六朝奢华与飘逸这两种服饰风格的成因和表现形
式,以及六朝服饰风格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阐述服饰风格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审美观念及哲学思想等息息
相关,并指出奢华与飘逸这两种服饰风格一直并存在六朝之中,为不同阶层所演绎。
关键词:奢华;飘逸;六朝;享乐之风;不拘礼法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08)03 - 0119 - 05
在人类服饰的长河中,任何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风格。只是,体现在服饰上的风格有强与
弱、主与次、动与静等方面的区别。
奢华和飘逸作为服饰风格中的两大表现形式,曾或多或少地为历代的统治阶级和在野之士所演
绎。相对而言,统治阶级更垂青于用服饰来体现奢华和享乐,而在野之士则喜欢用服饰来表达自己
的思想、性情和气质,因此,自然、飘逸、洒脱等成为定格他们服饰风格的最好言语。六朝作为中国
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哲学思想上最为开放,而政治上又较为混乱的一个时期,其在服饰上体现出
的奢华和飘逸是享乐之风与不拘礼法思想在服饰风格上的最好映现。
一、六朝奢华和飘逸两种服饰风格的社会背景
宗白华先生在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谈到:“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
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
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宗先生一连串的“最”字指出了六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所谓 “六朝”,是指相继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封建王朝,时
间跨度为公元 220 年至公元 589 年。在此 370 年间,中国除在东吴与东晋间的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外,
基本上处于南北分裂、社会动荡的状态。受曹魏政权九品中正制的影响,门阀世族势力在六朝得到
[1]
了极大的发展。如东吴的世家大族 “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 事实上,九品中正制是一
种不凭才能而单凭门第的高低来加以官吏选拔的制度。此制度的推行,便成为世家大族贪图享乐、腐
化堕落的最好保障。另一方面,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使得出生寒门的士人空怀 “学而优则仕”的抱负,
也使得大批文人转向了寄情自然和山水,转向了酒乐和丹玄。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六朝迎来了哲学史上的第二次高峰。玄学的流行和经学的崩溃,使得六
[2]
朝弥漫出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和哲学观。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说法,就是 “人的主题和文的自觉”。
六朝时期的人们在精神上的解放是最彻底的。对君权的蔑视,可以鲍敬言的 《无君论》为代表。
[3]
他认为“君是一切祸乱的根源”, 所以他反对君,主张不要君。对礼法的叛逆,可以阮籍的一句“礼
[4](720)
岂为我辈设也” 作为参考。由此可见,正统的礼教思想在此时期遭到了极大的蔑视。
精神上的自由带来了服饰上的变革。《抱朴子·讥惑篇》说:“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衣服,袖
——————————————
收稿日期:2007 - 10 - 28
作者简介:李采姣(1973 -),女,浙江台州人,宁波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120 宁 波 大 学 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bsl—1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docx VIP
- 新解读《GB_T 41914.2-2022微细气泡技术 微细气泡使用和测量通则 第2部分:微细气泡属性分类》.docx VIP
- 汇川INOVANCE SV660F系列伺服排障手册-中文.PDF VIP
- 煤矿井下电气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情况总结报告.docx VIP
- 16BJZ192 FQ复合保温图集(节能75%).docx VIP
- 医学病例汇报大赛优秀病例展示.pptx VIP
- IT软件项目投标书模板.doc VIP
- 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管理制度.docx VIP
- 标准T12976.1-2008额定电压35kV纸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30kV及以下电缆一般规定和结构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