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疟原虫、医学节肢动物.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疟原虫、医学节肢动物

MEDICAL PARASITOLOGY 临床表现-3:脾肿大 由于脾充血,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出现脾肿大。长期不愈或反复感染者可出现脾纤维化,包膜增厚而变硬。 脾肿大是疟疾的一个重要体征。 疟疾病人照片(脾肿大) 脑型疟——疟疾患者死亡杀手 凶险型疟疾绝大多数由恶性疟原虫所致。常见于无免疫力或因各种原因延误诊治的疟疾患者,因血中原虫数量剧增而出现凶险症状。 常见严重的凶险型疟疾为脑型,多表现为持续高热、抽搐、昏迷、重症贫血、肾功能衰竭等,来势凶猛,若不能及时诊治,死亡率很高。 其他类型疟疾: 疟疾性肾病: 临床表现:全身水肿、腹水、蛋白尿、高血压、肾衰死亡。多见于p.m.患者。 原因: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毛细血管基底膜上。 先天疟疾:经胎盘感染。 输血疟疾:经血液制品感染。 四、实验诊断 (Diagnosis ) 1.病原学诊断: 从外周血检出疟原虫是疟疾确诊的依据。 采血部位:无名指或耳垂末梢血液。小孩在足后根。 采血时间:p.v. p.m.在发作数小时至10余小时内。 p.f.在发作开始时采血。 血液涂片: 薄血涂片上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小滋养体(环状体) 薄血涂片上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大 滋 养 体 未成熟裂殖体 成熟裂殖体 薄血涂片上间日疟原虫红内期 薄血涂片上间日疟原虫红内期--配 子 体 ♀ ♂ 被寄生红细胞的变化 薛氏小点 小滋养体(环状体) 配 子 体 薄血涂片上恶性疟原虫红内期 2.免疫学诊断:血清中抗体检测        血清中循环抗原检测  3.分子生物学诊断:PCR,DNA探针技 术等。 荧光染色P.f环状体 五、流行 ( Prevalence ) 分布: 全世界,尤其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约上亿人患上疟疾,每年死于疟疾的人达100万。每半分钟就有1个孩子被疟疾夺走生命。 我国疟疾分布: 北纬33°以北 低疟区 间日疟 中华按蚊 高峰:8-9月。 北纬25-33°之间 中、低疟区 间日恶性三日疟 平原为中华按蚊;山区嗜人按蚊 高峰:8-9月。 北纬25°以南 高疟区(平原为中低疟区) 四种均有,恶性间日 平原为中华按蚊;山区为微小和嗜人按蚊 高峰:6-10月。 * * 医学寄生虫学多媒体课件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OF MEDICAL PARASITOLOGY 山西中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TEACHING SECTION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SHANXI COLLEGE OF TCM 讲授: 元海军 复习旧课内容: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特点、生活 史、致病作用。 疟原虫 Malarial Parasite (Plasmodium) [学习目的及要求 ] 掌握疟原虫的形态、生活史和致病 熟悉疟原虫的实验诊断 了解疟原虫的流行与防治 [学习重点及难点 ] 疟原虫形态特征 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的致病作用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 间日疟原虫(P.vivax,P.v)最常见,全国。 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P.f)常见于南方山区。 三日疟原虫(P.malariae ,P.m)少见。 卵形疟原虫(P.ovale ,P.o)仅云南发现几例。 疟疾是一类很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1401~1122年,在我国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疟”的字体。周代时期的《周礼》,秦汉时代的《黄 帝内经》和《金匮要略》,隋代的《诸病源 候论》,唐代的《千金方》和《外台秘要》, 明代的《瘴疟指南》等书对于疟疾的症状、 流行和治疗分别进行了阐述。 一、形 态 (Morphology) Wright’s 染色---红核; 蓝质; 棕色的疟色素 间日疟原虫( P. vivax) 早期滋养体(环状体) Early trophozoite (ring form) 兰色胞质呈环状,较大,占1/3RBC;红色的胞核多为1个;RBC内多含1个环状体。感染的RBC 无变化。 晚期滋养体( Late trophozoite ) 胞质形态不规则并增多,有伪足;核增大;虫 体内疟色素,呈棕黄色,分散,呈丝状; 感染的 RBCs 变大,染色变淡,其内出现红色的,细小的薛氏点( schuffner’s dots)。 未成熟裂殖体(Immature schizont)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