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文化0要点
旅
游
文
化
之古民居建筑文化
学校: 安徽财经大学
专业: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姓名: 宋长宏
学号:
班级: 产品设计(1)班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的不断兴盛,古村落以其独特的风貌和价值成为旅游开发的焦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民居的数量和分布越来越少,导致了古民居的稀缺。古民居的稀缺性决定了其旅游价值及保护性开发的必要性。本文通过对长岗岭村古民居建筑文化内涵的分析,从建筑文化方面展现古民居的魅力及其旅游开发价值,并对保护性开发提出一些看法。从古至今,人类的居住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现代社会,林立的高楼满足了人们征服自然的欲望,但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怎样才能解决当前人居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生态失衡、景观无序、人地对立、人情冷淡、文化贫乏的种种矛盾呢?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思想中关于崇尚自然、尊重环境、天地人和谐、创诗画境界的生态建筑环境观,为我们建设美好人居环境、亲情家园和塑造人间天堂,提供了新视野和切实可行的新思路。这与我国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古代建筑文化理论的精华部分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在旅游开发中充分利用古代建筑文化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在旅游过程中感受、体验甚至自觉保护以及追求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一、长岗岭村古民居概况长岗岭地处海洋山脉之中,位于桂林东北面第二大屏障三月岭的背面,四面皆为连绵不断的大山,过去仅有村前的三月岭古商道和村后的一条山间小道通向外面,地理位置非常隐蔽。村中有刘、莫、陈三姓,根据他们的族谱记载,均为反清复明将士的后代。他们的祖先分别于明天顺、嘉靖、清康熙年间从灵田周围的大村、阳旭头等地来到此地建立基业,距今约500年。长岗岭村是位于灵川县中部灵田乡的一个自然村落,现有人口104户,420人。距桂林市20多公里,东北距灵田乡政府约7.5公里,拥有耕田近500亩,主要经济收入依靠水稻、木材、松脂、白果、柑桔等。该村四周高山环抱,一条弯弯的小溪绕村而过。境内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古树参天,有千年古银杏树数棵,树蔸截面达5—6平方米,并且保存有大量风格迥异、造型独特的古民居。长岗岭的古民居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皆为坐北朝南方向,有三进、四进、五进、六进等类型的三开间建筑。民居为墙木结构,青砖青瓦,房顶上飞檐翘角,中堂建筑两侧又分立横屋、天井和巷道,一律用青石板铺成。大门上面都有两个木制的“门球”,起固定作用,上面多刻有“福”、“禄”二字。建筑形式多样:有斗拱式建筑(如卫守府)、穿斗式结构(如莫家大院)、抬梁式结构(如五福堂),还有藻井式建筑。目前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筑还有五福堂公厅、莫氏宗祠、卫守府官厅、“别驾第”,都屹立在村前,其他民居依山层层叠进,另外还有属于清代建筑的莫家大院和陈家大院。五福堂抬梁式结构,是该村莫、陈、刘、钟、唐五姓人集资修建用于跳神、观戏的场所,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同治年间重修,光绪年间、民国年间稍作整修,1986年又对四周墙体进行了一次重大维修。“五福”即福、禄、寿、喜、财,这都与村中当时行商发达有关。该建筑前后两进,第一进有上下两层:第一层为过道,第二层为戏台;第二进是观戏的大殿,大殿中部靠墙,有神台,两进之间设有天井。每逢祭日村人将土地庙里的菩萨抬到神台上进行祭拜,并在戏台上表演傩戏(俗称跳神),驱鬼辟邪,迎接丰年。除此之外,该建筑主要是村内财主聘请各种戏班在其内常年演出,供村人、过路客商观戏之用。现在是长岗岭村村民议事的场所。莫氏宗祠莫氏宗祠始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民国十年(1921年)重修。解放后曾作为长岗岭小学校舍,为两进式木结构建筑,第一进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宗祠谷仓,下层分为三间,中间为过道,左侧为宗祠雇养焚香奴仆的卧室;第二进为抬梁式结构,是宗祠祭祀和议事之地。卫守府卫守府俗称官厅,清乾隆末年长岗岭村陈氏十六世祖陈大彪,以武生职授卫千总后而称名。该建筑为斗拱式建筑,前后四进四天井,前两进始建于乾隆末年,后两进始建于康熙初年,两侧分立横屋横天井,左侧横屋供仆人生火下厨、居住等;右侧横屋已毁,是陈府主人读书、赏花的场所。门前九层台阶(在古代只有君王的房屋建筑才能使用九级台阶,在此建九级台阶是由于“天高皇帝远”或是皇帝钦赐已无从可考),龙头横梁,雄伟壮观,柱脚有石雕,柱础上的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联网工程专业产业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ppt
- 施工组织设计(2015-3-14).docx
- 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ppt
- 施工组织设计(元江县洼垤集镇至石屏小河底公路建设项目).doc
- 施工组织设计(第二部分)新2.doc
- 二轮专题选修模块.ppt
- 施工组织设计1000.doc
- 特种作业人员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初训)9.doc
-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ppt
- 二轮复习专题六我国的政治制度与民主政治.ppt
- (高清版)DB4401∕T 56-2020 《路牌、巷牌》.pdf
- (高清版)DB44∕T 2437-2023 《审批服务便民化 政务服务事项容缺服务规范》.pdf
- (高清版)DB44∕T 2445-2023 《家政服务 纠纷调解处理规范》.pdf
- (高清版)DB44∕T 2450-2023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效能评估规范》.pdf
- (高清版)DB44∕T 2503-2024 《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指南》.pdf
- (高清版)DB44∕T 2504-2024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固碳量评估技术规程》.pdf
- (高清版)DB44∕T 2505-2024 《胶合板用材尾巨桉修枝技术规程》.pdf
- (高清版)DB4401∕T 16-201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pdf
- (高清版)DB4401∕T 49-2020 《绿地草坪建植及养护技术规范》.pdf
- (高清版)DB44∕T 2439-2023 《内河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