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开发中的_边界共生_现象及其区域整合机制
开发研究 2004. 1
旅游开发中的“边界共生”
现象及其区域整合机制
●王 凯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内容提要:我国省区交界地带旅游区域协作性发展有着较好的地缘和区域基础 ,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刚性制约 ,旅游开发中
“边界共生”现象和矛盾普遍存在。文章在分析区域整合的制度优势的基础上,从旅游产品构建、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市场
开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省际旅游经济空间整合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 :边界共生 旅游产业 区域整合
( )
中图分类号:F045.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4161 2004 01 - 0042 - 03
1. “边界共生”现象的普遍存在 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为了同一个旅游资源经常各陈其辞 ,各行
从中国的版图上可以看到 ,不少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资 其是 ,各自出资搞形象宣传 ,彼此形成空间替代性竞争关系 ,客
源、景区 ,不论是正在开发、还是尚未开发的 ,大都跨越了省级 观上相互打压市场形象 ;在微观方面 ,旅游企业难以形成打破
行政边界 ,如重庆与鄂西交界处的大三峡旅游区、晋陕交界处 行政区界线的合纵连横 ,企业地域化现象非常突出 ,难以形成
的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滇川藏交界的大香格里拉旅游区、闽 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营 ;功能性、结构性的重复建设、旅游项目
粤赣三省交界区域的客家文化旅游区、湘桂交界处的 山 —八 与内容的竞相克隆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种低水平、内耗式
角寨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桂湘黔交界的原居民风情旅游区等 的恶性竞争行为 ,小则将旅游资源和区域形象分割得支离破
等。这些省际交界地区由于较少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而 碎 ,造成资源的低效利用和破坏 ,不利于区域旅游资源合理、有
得以保留了丰富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以及浓郁的民俗风情 , 序开发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形成市场吸引力和引资引才的号
成为旅游资源富集、资源特色鲜明、旅游发展潜力比较厚实的 召力 ;大则引起旅游产业省际关联度降低 ,行业管理失控 ,行政
“资源前沿区域”和旅游产业密集带。同时,边界地区大都远离 区之间关系紧张 ,在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上困难重重 ,其结果往
各自的经济、政治中心 ,受益于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能量” 往是两败俱伤 ,多方受损。我们把这种边界地区的旅游开发模
的辐射机会较少 ,在各省区的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中也大都 式称为“边界共生”。
因为其位置偏僻、投资成本效益比不经济而很少被顾及 , ①因 2. 区域整合的制度优势
而地方经济相对落后 ,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可进入性差 ,也 2. 1 提高整体实力 ,实现全局共赢
往往难以吸引有实力的投资开发商 ,单凭自己的实力很难实现 从协同学的观点来看 ,旅游业区域联合开发较之于分散孤
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 ,利用密切的区域空间关系 ,打 立的旅游开发 , 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聚集互补效
②
破行政区划限制 ,走“整合多赢”的道路 ,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 , 益 。行政区边缘旅游经济的区域整合首先可以产生互补增
发挥整体优势就成为省际毗邻地带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强效应 ,各类旅游地域要素可以相互补充 ,并形成复合价值 ,有
然而 ,随着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地方保护主义的抬头 ,各 利于延伸和扩充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吸引向性 ,提
级行政区之间的无序竞争却愈演愈烈。毗邻省区之间由于受 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实行合作 ,则是在承认矛
行政界线和地方利益的制约和束缚 ,缺乏“区域旅游”和“大旅 盾和对立的前提下 ,着眼于发展和保护的共同点 ,主张将局部
游”的理念 ,相互之间统筹协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