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物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缓释、控释制剂
                     第一代    普通制剂  第二代    缓释制剂(长效制剂)  第三代    控释制剂  第四代    靶向制剂  第五代    应答式给药系统 学习目标  掌握缓(控)释制剂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及方法。  熟悉缓(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了解缓(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和体内外评价    方法。  本章内容 一、基本定义 1. 缓释制剂      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缓慢释放药物以达到   长效作用的一类制剂。       一般为一级释药过程 (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 extended-release ~, prolonged action ~, repeat-action ~, retarted ~)  2. 控释制剂       指药物在预定时间内,以预定速度恒定释放,使血浓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           (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s) 广义:控释制剂包括控制释药速度、方向和时间,靶向制剂、       透皮吸收制剂等都属于控释制剂的范畴。 狭义:在预定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  中国药典2010年版    缓释制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给药频率↓    控释制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给药频率↓                  血浓平稳  美国药典USP26版     不区分缓释、控释       extended-release preparations      modified-release preparations   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如遇到特殊情况,不能立即停止治疗; 基于健康人群的平均动力学参数设计的,当药物在疾病状态的体内动力学特征有所改变时,不能灵活调整给药方案; 处方成本较高,制造过程复杂,大生产易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膜控型)  骨架型(基质型)缓、控释制剂  膜控型(包衣型)缓、控释制剂 渗透泵控释制剂 胃内滞留片 脉冲式给药系统        其他:植入型缓、控释制剂  四、国内外发展 1. 蜡丸→最早的缓释制剂,其作用缓和而持久。 2. 国外:50年代→ 3. 我国:80年代→    国内部分上市品种:          研发阶段(微球、凝胶注射剂、纳米混悬液等)  第二节  释药原理和方法 一、溶出原理     Noyes-whitney溶出速率方程:                                   透膜扩散——膜材料控制型  膜孔扩散——多孔膜控制型  骨架材料扩散——孔道控制 三、溶蚀与扩散、溶出结合       药物通过溶出、扩散、溶蚀三种方式释药。    四、渗透压原理 2. 特点     水渗透进入膜内的流速:               药物通过细孔的释放速率:           五、离子交换作用(药树脂) 第三节 缓控释制剂的设计 一、影响口服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 1. 药物理化因素 1)剂量(0.5~1.0g) 2)pKa、解离度、溶解度(一般应0.01mg/ml) 3)分配系数→1(较佳)              4)稳定性(注意胃肠道破坏,酸、碱、酶)  5)粒度(难溶性药物)  此外:多晶型、溶剂化药物等因素  2. 生物因素  1)生物半衰期(评估消除速度)       t1/21h 或 24h 药物一般不宜(一般口服12h、24h)  2)吸收    全胃肠道吸收药物较合适    主动吸收药物、局部吸收药物不宜  3)代谢    胃肠道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增加剂量或酶抑制剂) 3. 生理因素 1)胃排空   被动吸收药物:胃蠕动↑→胃排空↑→吸收↑(一般)   主动吸收药物:胃蠕动↑→胃排空↑→吸收↓ 2)胃肠道代谢   缓控释制剂在胃肠道滞留时间延长,代谢增加。 3)食物   食物 → 一般延长吸收;   大量脂肪 → 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血液循环 → 溶蚀型              制剂释药和难溶性药物吸收↑;   酒精→加快吸收。  二、缓控释制剂的设计  1. 药物选择 半衰期适宜     t1/2=2-8 h 需长期用药 不适宜: 剂量很大            药效强烈            溶解吸收差            剂量需精密调节            抗生素类            首过强者  2.设计总体要求 生物利用度应是普通制剂的80~120% 峰/谷(Cmax/Cmin)≤普通制剂 胃、小肠吸收       12h缓释   结肠吸收       24h缓释  3.剂量计算 无速释部分(全部剂量缓释) 有速释部分(迅速达到治疗血浓)  4.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辽2002SJ802-2 厨房、卫生间垂直集中式排烟气系统.docx VIP
- 新闻摄影培训课件.pptx VIP
- 肾造瘘管相关知识.pptx
- 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填写要求:(GB50300-2013附表及填写范例完整75组数据或描述).pdf VIP
- 2025年70岁以上老人考驾驶证三力测试题.pdf VIP
- 护理学基础各种注射法.pptx VIP
- 西游记中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VIP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docx
- 护理事业十五五(2026-2030)发展规划纲要.docx
- 青海省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