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印染工业消耗了巨大的水资源,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我国的“每吨纤维印染用水量”一般为300吨-400吨。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非常大,达到印染企业用水量的70%-90%。印染废水是从练漂、染色、印花和后整理等多道工序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染料、洗涤剂、碱、硫化物、各种盐类等,以及淀粉、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物,其COD、BOD值较高,污染性很强。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5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工作方案”中提到“印染清洁化及节水生产技术织造示范:低温、小浴比、无水、少水等节能、节水生产技术、节水15%以上”。 那么如何实现无污染节水的印染环境呢? 1991年Jasper公司与德国西北纺织研究中心(DTNW)合作研制了第一台半工业化的染色机。染色釜容积67L。如图1: 1995年德国Uhde(伍德)公司和德国西北纺织中心(DTNW)合作,开发了一台具有染液循环系统的设备,其染色釜容量为30L。这台设备1995年在意大利米兰纺机展上展出,1996年又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纺机展上展出,受到广泛关注。后来伍德公司不断对设备进行改进,于1999年推出了改进后的设备。如图2: 1997年,欧盟资助了一项三年期的超临界流体染色研究项目SUPERCOLOR。主要研究由法国纺织研究所承担,设备由瑞士齐木特(Chematur)公司承担制造,并命名为“Rotacolor”。设备容积为7L,承压400bar,加热温度150℃。如图3: 2005年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研制了一台40L的超临界流体经轴染色机取得了成功。图4: 2008年,荷兰Dyecoo公司,首次进行了超临界CO2染色设备的商业化运作,并与2010年为泰国Yeh集团提供容量达100-200磅的经轴染色装备系统,并可进行一定规模的商业化生产,2011年批量上市。如图5: 2012 年,Nike 公司对其进行了投资加盟,并用于无水染色运动衫等产品的开发。2014年初推出第一款Colordry无水染色Polo衫;2015年四月推出第二款Colordry无水染色Polo衫。 2013 年,台湾远东纺织也投资采购了其装备系统,用于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自从E.Schollmeyer研究小组提出将超临界CO2介质用于纺织品的染色以来,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对不同种类的纤维纺织品的染色方法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广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散染料对涤纶等疏水性合成纤维的染色方面。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疏水性超临界CO2介质中试用或专用分散染料的研发以及其单一或混合染料在流体中的溶解度的模型关联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积累了较为充足的应用经验。 并且该课题组系统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中各类染料上染纤维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发了超临界CO2流体中深浓色染色及拼色染色技术,并通过合成、改性、筛选等途径,研发出适用于超临界CO2流体中的合成和天然纤维染色染料13只,实现了从小样到中试放样的均匀染色。 纵观国内外对超临界CO2流体在纺织品染色行业中的研究及应用,除开发、完善超临界CO2流体中分散染料在聚酯纤维上的应用外,也在研究开发超临界CO2系统中醋酯、锦纶、腈纶以及传统水浴难染色丙纶等其他合成纤维染色技术,近年来将重点转向研究超临界CO2体系中棉、蚕丝、羊毛等天然纤维纺织品的染色技术。大力推进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及其应用,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纺织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已势在必行。 在超临界CO2流体无水染色装备系统及配套应用技术的研发方面,国内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尤其在小样和中试装备系统等方面已与国外的研发水平基本上是并驾齐驱,有的甚至处于领先地位。但在产业化推进方面,始终进展不大。国内尤其是内地,对于超临界CO2流体无水染色的研发基本上以地方政府的有限投入为主体,研发单位基本为少数相关高校或部分科研单位,研发工作又相对封闭。而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的研发,目前是非常少有的。因此,对其研发的投入、研发的目的性和主动性非常缺失,这就延缓了其产业化进程。 姓 名 学 院 超临界CO2流体染色的发展进程 五邑大学 学 号 专 业 蔡 珍 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工程 2111508003 目录 1 2 3 4 超临界流体染色的意义 超临界流体设备的发展 超临界CO2 技术研究现状 超临界CO2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 超临界流体染色的意义 污水处理 预洗 水相染色 还原后煮练 烘干 1 超临界流体染色的意义 1 超临界流体染色的意义 染料 溶解 染色 减压 成品 加热加压 CO2 CO2循环 织物 剩余染料 不用水,无废水污染; 2.CO2可以重复利用; 3.染料重复利用,不用添加任何助剂; 4.上染速度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