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肩星天牛概要

光肩星天牛 小编CC 小时候把天牛叫做“水牛”,因为夏天的雨后,树林里的地上就会掉下来很多天牛,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把它捉回来当作玩具,胆子大一点的,去头,翅,腿,用油炸着吃。 天牛幼虫食性杂,蛀食为害杨、柳、槭、榆、元宝枫、樱花、泡桐、海棠、苹果、红叶李、刺槐等。 1-2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5月下旬成虫羽化,7月中旬到8月下旬为产卵盛期。光肩星天牛幼虫一般选择距离树干基部2米以上的中等枝干蛀食。低龄幼虫有25~30天在韧皮部取食,钻蛀部位有长粒状锯末屑,部分外观有伤流。 成虫迁飞性不强,喜在被害树上产卵,产卵时也先在树皮表面啃咬出产卵槽,每槽内产卵一粒。1头雌虫可产卵40粒左右。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区别在此注明一下:区别一是成虫体型,光肩星天牛个体较小,略细长型,星天牛个体较大,短粗型;二是看成虫鞘翅基部有无瘤状颗粒。 目前消灭天牛的办法,人工捉成虫;产卵期敲击产卵刻槽;成虫羽化期喷药;树干打孔注药;封堵排粪孔等。天牛的天敌昆虫有:花绒寄甲、管氏肿腿蜂、蒲螨等。尤其管氏肿腿蜂的利用,有一定效果。 附: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来源:中国森防信息网 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又名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以下简称天牛)防治策略、虫情监测、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检查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范围内的光肩星天牛综合治理,其它蛀干类天牛防治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452 ?56%磷化铝片剂 GB 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LY/T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标准地sample plot 为调查天牛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林分总体的典型地块。分临时标准地和永久标准地两种,前者是调查时临时设置的非固定标准地,后者用于长期、定期监测用的固定标准地。 3.2 有虫株率attacking rate 有虫株数占实际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 3.3 虫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 平均每株寄主树有天牛幼虫的数量。实地调查时可按天牛幼虫的新鲜排粪孔计算。 3.4 目的树种target trees 又称主栽树种,是森林经营者为达到预期利益或目标所栽植的主要树种。 3.5 诱饵树种attractive trees 天牛喜食、对天牛引诱作用强的树种。用来诱集并集中防治天牛,以减轻天牛对目的树种的危害。 3.6 寄主树种host trees 天牛取食并能繁殖后代、能造成危害的树种。 3.7 非寄主树种non-host trees 天牛不取食或取食但不能繁殖后代、不能造成危害的树种。 3.8 伐根嫁接stump grafting 林木采伐后,利用伐根韧皮部和形成层的活动能力,用枝接的方法将优良品种接穗嫁接到伐根上,使接穗成活并生长。 3.9 动态管理dynamic management 因地制宜,适时采取梯度龄级造林,并在不影响林分整体功能的前提下,有计划、分年度采伐达到生理成熟、进入天牛高发期前的寄主树种,始终保持林分低虫口密度、低受害水平的一种管理模式。 4 防治策略 4.1 总体思路 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区治理。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虫情监测,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生物、物理、药剂等防治措施,逐步降低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减轻危害程度,实现有虫不成灾。 4.2 分区治理 天牛防治区划分为老发生区、新发生区和未发生区,划分标准见表1。 表1 天牛防治分区划分标准 防治分区老发生区新发生区未发生区 划分标准天牛发生或传入5a以上(包括5a)的区域。天牛新传入地区或传入5a以下、发生面积较小的区域。所有未发生区或以前发生但经治理后未见发生的区域。 4.3 分类施策 4.3.1 老发生区 采取的主要措施: —— 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种群发生动态; —— 以治理为主,从发生区外围开始,逐步向内压缩发生面积,做到治理一片,控制一片,巩固一片; —— 对重度危害的衰弱木、濒死木及成过熟林以更新改造为主,加强虫害木管理及除害处理。对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较低的中幼龄林以药剂防治为主,同时辅以人工、物理等其它措施实施综合治理。 4.3.2 新发生区 采取的主要措施: —— 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种群发生动态; —— 以拔点除源、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