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20152课件
柯宗枝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卫生专家库专家、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评审专家库专家
2015年4月11日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
职业卫生检测能力培训
2
3
4
调整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包括130种职业病,其中新增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等职业病17种,删除职业病1种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类,分为: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10大类130种。
5
6
有害物质的空气检测及有害物质的生物检测
空气检测
生物检测
定 义
通过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的浓度,以评价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对健康的影响
通过定期检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毒物及其代谢物含量,以评价劳动者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对对健康的影响。
测定对象
样品:空气。
对象:毒物。
样品:生物材料。
对象:毒物及其代谢物、引起机体的反应物。
评价指标
最高容许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职业接触生物限值
优缺点
1、 适用范围广,可测各种毒物;
2、 操作较易、较快;
3、 适用于评价场所空气质量,不能反映个体差异;
4、 测定结果仅能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可能剂量;
5、 一个毒物只有1-2个评价指标;
6、 结果的解释明确。
1、 适用范围小,可检测的毒物少;
2、 操作较难,较慢;
3、 适用于评价个体接触剂量,能反映个体差异;
4、 测定结果能映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剂量,不能指明进入途径;
5、 一个毒物可有多个评价指标;
6、 结果解释需慎重。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注意:
⑴使用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对;
⑵应使用经过认证的仪器;
⑶是否是标准方法;
⑷现场共存物的干扰。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采样方案应根据现场调查情况以及GBZ1、GBZ2.1、GBZ2.2、GBZ/T160和GBZ/T159规范的要求,确定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代表性的现场检测点、样品采集地点、采样对象和数量,并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接触类型和检测方法制订现场采样和检测实施方案。
26
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前,应明确检测任务的目的、性质、内容、方法、质量和经费要求等,评估能力和资源能否满足检测需要,拟订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应包括检测类别、检测范围、检测项目、采样方式、检测方法、检测时间、检测地点、采样对象、采样数量、仪器设备等内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现场采样:在正常生产状况下按照上述检测方案开展工作,采样前再次观察和了解工作现场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确保现场采样的代表性和有效性,如实记录现场采样记录单相关信息,记录单应经被检测单位相关陪同人员的签字确认。
38
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每一错误应划改,不可涂擦掉,以免字迹模糊或消失,并将正确值写在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对电子存储的数据也应采取等同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原始记录的有两个基本要求是规范性和溯源性。
39
40
41
42
43
1、对工作站及计算机导出记录的要求是检测人员和记录校(审)核人都要进行认真校(审)核和签字 。
2、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换算
3、数字修约
44
45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评价检测除外)除列出检测结果外,应按照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汇总检测结果,并给出是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的结论,分析超标主要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建议。
46
47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职业病目录》、
《高毒物品目录》
49
5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 2 ---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得采样规范》,GBZ159---2004。
《工业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1---160.8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 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