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膏药的基础制法
中国膏药的基本制法
1、膏滋:药物碎为粗末,用水或酒加热煮出,约2~3次,至药物中可溶性物质全部溶出为度;置火上徐徐蒸发浓缩,不加或加一定量的蔗糖、(冰糖、白糖、红糖、饴糖)或蜂蜜,浓缩至稠膏状。? ?? ???举例:益母膏:取益母草5kg,加水煎煮3次,合并滤液,静置2~3h,使杂质沉淀并滤除,加热徐徐蒸发浓缩,并不绝搅拌,俟浓缩液比重1.25时,即得合格清膏;炒糖,将蔗糖加40~50%的水,煮沸,并不断搅拌炼至糖液呈金黄色,泡沫发亮光时即可;收膏:将清膏与炼糖或炼蜜混合,加热,至有大量气泡逸出时,减少火力,浓缩至比重1.365,包装即得。检查:按照《中国药典》煎膏剂项下有关规定检验合格。? ?? ???软膏:①研合法:将药物细粉加少量基质或适宜液体研磨成糊状,再递加其余基质研匀即可。本法适用于主药不宜加热者或软膏基质稠度适中,在常温下即能与药物均匀混合者。如章丹膏。? ? ②溶合法:将软膏基质加热溶化,分次加入药物细粉,不断搅拌至冷凝即可。本法适用于主药可溶于基质者;或软膏中含有不同熔点的基质;或需用基质加热浸提药材有效成分者。若基质的熔点不同,通常将熔点较高点不基质如蜂蜡、石蜡等应先加热熔化,随后加入熔点较低的基质如凡士林、羊毛脂等熔融。若药材为不溶性的固体粉末,加入到熔融的基质中时,应不断搅拌至冷凝,否则因药粉下沉而致分散不匀。如紫草膏。? ? ③乳化法:将油溶性物质加热至约80℃熔融,再将水溶性物质溶于水,加热至约80℃,两相混合,不断搅拌至冷凝,即得。如徐长卿软膏。? ?? ???举例:老鹳草膏:取老鹳草1kg,加水煎煮2次,每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适当浓缩后加一倍量乙醇使沉淀,静置12~24h,滤取上清液,浓缩至比重为1.20,加对羟基苯甲酸乙脂、羊毛脂、凡士林,混匀,制成1kg,包装即得。检查:应符合药典有关规定。? ?? ???3、铅膏药:铅膏药制作方法有三类:一是炸药法,即用植物油加热炸取药物成分,再经炼油至滴水成珠,加入干燥的丹或铅粉,去火毒,然后再熔融加入细料药,摊于动物皮、纸或布上即得。二法是掺药法:即把植物油与丹熬成清膏,再将药物粉末掺入熔溶的清膏中,摊贴即得。三法为混合法:即把上述二法结合操作应用。铅膏药治病虽有诸多优点,但有个别病人贴后 HYPERLINK /jibing/pifusaoyang.htm \t _blank 皮肤瘙痒,发红,发小水泡,是其缺陷,为执此弊,可尽量不用轻粉等汞剂粉,亦可配入麻黄、冰片、苦参、徐长卿等药,既能开腠通窍,使药物易透入,又可止痒。随着人们对重金属为害意识的提高,将有更新膏药剂型取代铅膏药。? ?? ???常见铅膏药的操作方法:? ?? ???①炒丹:红丹含水分易聚成颗粒,下丹时易沉锅底,不易与油充分反应,故使用前应炒去水分过五号筛,备用。? ?? ???②炸药:一般性药料:将药料适当粉碎后,依其性质不同分为先炸和后下。一般质地坚硬的、肉质的及新鲜药材宜先炸,而质地疏松的花、叶、草、皮等不耐热药材,宜在先炸药料炸至枯黄后再加入。操作时,待植物油微热后再投入药料(有的地区先将药料于油内浸泡一定时间后再炸料)。提取开始时火力可稍大,待油液沸腾后可适当减弱火力,控制油温约200-220℃,炸至药料外表深褐色、内部焦黄色即可。滤除药渣,去渣后即得药油。细料药:常见的有可溶性药材、贵重药材、挥发性药材及矿物药如乳香、没药、冰片、朱砂等,摊膏前将其研成细粉然后直接加入到温度不超过70℃的熔化膏药中,混匀,摊涂;或在摊涂时撒布于膏药表面。? ?? ???③炼油:提取后的药油,需炼制至一定稠度,一般油温控制在320℃左右,至滴水成珠止。? ?? ???④下丹:将炼好的药油在高温条件下,加入红丹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并促使油脂进一步氧化、聚合、增稠而成膏。? ?? ???⑤去火毒:若油丹化合后制成的膏药直接应用,会对局部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性,轻则出现瘙痒、红斑,重则发泡,发生溃疡,这些刺激性因素俗称“火毒”通常认为是油在高温条件下氧化分解的有刺激性的低级分解产物如醛、酮、低级脂肪酸等,这些分解产物具有水溶性、挥发性或不稳定性。因此用水洗,水浸或长期置于阴凉处的方法可去除“火毒”。? ?? ???⑥摊涂:将膏药文火加热熔化,于60-70℃温度条件下兑入细料药搅匀,按规定摊涂于纸或布等裱褙材料上,膏面上覆盖衬纸,折叠,包装,置阴凉处贮藏。? ?? ???举例:柳条膏:马钱子、木鳖子仁、川乌、草乌、蛇蜕、蜈蚣、柳、桑、槐三枝、乳香、没药、官粉、香油等。先将香油入锅,加马钱子炸枯,捞出,取2.5kg油备用。再把木鳖、川草乌、蛇蜕、蜈蚣、三枝入油炸枯,捞出,淋油。炼油至滴水成珠。稍冷,移入铜锅入官粉共搅,熬炼至色由白变黄为度,撤火。倾少许清水于锅底,迅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