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产品掉败6大成分
新产品失败的六大因素
2009/10/27/08:56 来源:《销售与管理》 作者:涂冬梅
许多新产品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而原因自是各不相同。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如托尔斯泰在其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中提到的一样,对于企业来说,成功的产品都有相似之处,失败的产品各有各的缺陷。
????市场中不乏因一款新产品推出而博得市场厚爱,自此奠定江湖地位、称雄武林的公司。但不幸的是,失败的公司远多于喝庆功酒的公司。有数据表明,新产品的失败率在40%到90%之间,视品类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品类高达90%,情况较好的新品失败率也在40%以上,而且多年以来这个 HYPERLINK /supplytrade/003/025007.html \t _blank 数字没有太大改观。除此之外,47%的市场先行者都以失败告终。也就是说,以失败告终将很可能,至少近一半可能,是那些推出新品类公司的结局。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做 HYPERLINK /zt/ztqygl_2005/index.shtml \t _blank 企业家基本的魄力。那么怎样尽量避免成为这不幸的一半呢?一项关于产品失败原因的调查显示,市场分析不足占产品失败原因的32%;产品设计缺失导致的失败占26%;成本超出预估成为产品失败的第三大杀手,占选票的16%;另外8%认为是 HYPERLINK /list/qygl-zlgl-jzfz.shtml \t _blank 竞争者反应太强烈而导致的失败。其它原因还包括时效不对、自己的行销努力不足等。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本文将结合典型案例展开阐述。
????产品突变引发消费者抗拒
????上世纪八十年代可口可乐公司一度面临着竞争失利的境地,市场销量被曾经远远甩在后面的百事可乐超越。而且另一种含糖可乐健怡可乐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攀升,直接危胁可口可乐市场地位。经过消费者测试,可口可乐公司将这一切主要归因于对手采用了更甜的配方。
????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终于痛下决心,仿效竞争对手,更改这个“错误”,推出配方更甜的新可乐,并在随后几天停止传统可口可乐的生产,以防两种产品的自相残杀。
????谁承想,这一行为却激怒了买不到传统可口可乐的消费者。新可乐一时成了众矢之的、短命产品,遭到消费者一致抵制。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改弦更张,恢复原来产品的生产。
????事实上,可口可乐公司在推新可乐之前也经过上万次的各类消费者测试,然而种种科学测试,却单单忽视了消费者对于可口可乐公众认知的调查和分析。成立于上世纪早期的可口可乐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美国的象征,是美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同空气那样不易察觉却又不可缺少。单单因迎合口味而断然停止生产传统可口可乐,如同冒然切断某种精神依托,粗鲁而简单,消费者的愤怒可想而知。
????虽然新可乐成了市场分析不足的牺牲品,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极富喜剧色彩的。传统可口可乐因祸得福,通过短暂的失去,消费者更加意识到传统可口可乐对他们生活以及精神两方面的重要性。消费者与可口可乐的感情纽带由此更为牢固和深厚。难怪事后有人怀疑这是可口可乐公司蓄意策划的 HYPERLINK /list/qygl-scyx.shtml \t _blank 营销事件!
????然而并非所有的公司都如可口可乐那般幸运。麦当劳也曾于上世纪推出一款招牌汉堡,声称是专门针对成年人口味而打造和设计的,这款汉堡与儿童无关。然而,麦当劳给消费者的 HYPERLINK /cgi-bin/ls,------xgu5hjwqyxh2e-0-------0------0---1-ygvm72zpjrcu4t2wj62kxvpgxp5a--jfka---1----.html \t _blank 联想就是欢乐和家庭,这种排斥儿童的汉堡毫无疑问与麦当劳一贯标榜的形象定位有出入。
而且区分大人小孩的新产品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难度和复杂性,有悖于麦当劳便捷的宗旨。结果花费麦当劳大量心思研制并寄以重望的招牌汉堡未能成为招牌,黯然收场。
????那么通过调查测试的理性数据为何未能替代消费者的感性认知呢?
????哈佛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副教授约翰?古维尔(JohnT.Gourville)认为消费者改变行为是需要代价的。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时往往只考虑了经济上的转换成本,而忽视了这种消费者心理转换成本。古维尔教授的研究显示,消费者通常会将传统产品的优点放大三倍,而开发者会将新产品的功效夸大三倍。这就意味着两者对市场的期待落差实际有九倍之巨。如果公司不能很好正视两者认知差距,而自说自话依照有利于自己的“市场分析”推出新产品,忽略传统产品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必然增加新品失败的危险。
????选错了的 HYPERLIN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