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溪流承包权-宋岙小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村庄溪流承包权-宋岙小方

淳安县宋村乡村民:把溪流承包权交给我们,我们来管理,有序捕捞 2010-05-24 来源: 浙江日报   竹筏溪上漂,鱼儿水间游。   在淳安县宋村乡,这一消失十多年的场景又重现了。不过,这次竹筏上载的是络绎不绝的游客,成群的野生石斑鱼不仅“游”进人们的眼里,还“游”进了村民的钱袋子。   淳安县的这一生态景象,得益于宋村乡的一项溪流管理改革:分段包溪——低价招标,吸引村民分段承包白云溪。   村民算经济账   乡里算环保账   乡溪分段承包,源于一条鱼。   宋村乡地处浙皖交界,山间溪流急湍,鹅卵石多,极宜石斑鱼生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市场需求扩大和缺乏生态保护理念,当地农民毒鱼、电鱼、炸鱼,滥捕无序。   2006年,白云溪开发漂流项目,细心的村民发现:“竹筏溪上漂,鱼儿却不见了。”这才意识到,价格疯炒至每斤80元的石斑鱼,快要绝迹了。   这引起了乡干部和村民的重视。2007年,乡里启动石斑鱼恢复保护项目。乡政府果断关停遍布全乡的30多个乌碳窑,保护成片阔叶林以涵养水源。同时,全面禁止河床采砂,大片鹅卵石得以“安睡”河底。   引回野生鱼,还得禁止无序捕捞。村民向乡里试探性地提出新点子:“把溪流承包权交给我们,我们来管理,有序捕捞。”乡里决定一试。2007年底,乡里对白云溪的5条支流进行低价承包招标。按照协议,承包期至少10年,村民每公里每年支付100元承包费,并承担保护溪流自然环境,禁止用药水、炸药等破坏性捕捞方式捕鱼;乡里则将禁渔管理写进村规民约,禁止非承包人偷捕。   消息一出,50多公里溪流的承包权引来50多户农民竞标。最终,7家农户包下30公里溪流。   乡里算的是一笔生态账:以10年为限,培育整条溪流的生态大环境。村民们算的是一笔经济账:石斑鱼不吃饲料,从育苗到出网仅需6个月,按照当时价格,两年就能收回成本。   村民算环保账   乡里算经济账   承包权拿到了,村民们的算盘却打得并不如意。   承包10公里上坑坞溪流,村民宋国平才知道,当地石斑鱼身上有7条半花纹,且数量稀少。为引进鱼苗,他跑到福建、江西两地,花5万多元才买到680斤鱼苗。   石斑鱼养殖并不简单。很快,宋国平又遇到新问题:石斑鱼不适应新环境。尽管乡里花大力气蓄水,但支流水源依然较少,加上村民乱扔垃圾,鱼苗一投放就死掉。前年一次山洪爆发,未加修整的支流被冲得污水横流,鱼苗全没了。   “养鱼后,才知道当初对环境破坏有多严重。”在宋国平看来,石斑鱼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课。2008年,宋国平开始整治上坑坞溪,投入30多万元,两岸修起挡墙,溪中筑起10个小堰坝以固定水位。   今天,我们站在溪边看到,水草葳蕤,鱼戏石间。宋国平指着清澈的溪流告诉记者:“刚承包时,这条溪平均才0.6米宽,现在最宽处将近10米。除了石斑鱼,这里还有10多种鱼呢。”   宋国平和村民们现在更愿意算环保账:山更青,水更绿,石斑鱼回来了,慕名前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了,今年乡里还评上了“全国环境最优美乡镇”。农户们真正明白了其中的好处,他们纷纷将自家的电击捕鱼器、药饵束之高阁,房间屋后摆放了垃圾桶。   宋国平将投资回报期放宽到6年后。他在溪边建起凉亭,租下旱地,打算开农家乐,叫卖溪流风景;他还打算挖一口池塘,专门培育石斑鱼苗以出售,“溪里的石斑鱼是宝贝,要尽量少捕”。   如今,乡里则开始算生态经济账:一条石斑鱼,丰富了创收项目,乡里的漂流项目越做越多,远近开出19家农家乐,一道“锅仔石斑鱼”在全省第二届农家菜比赛中拿到金奖,“云源港”牌鱼干做起了“限量版”;几年前开始的植被保护,也带动了茶叶价格水涨船高,一斤茶青卖90元,占村民收入比重高达六成。   宋村乡乡长胡小多告诉记者,在前期支流试点分段承包基础上,乡里将对白云溪主流进行公开招标,让更多村民参与溪流环保,共建共享生态文明。   说这话时,正好又有两户村民打来电话,咨询竞标事宜。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