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2等高线.PPT
1.2.2等高线 一、地图上的高度 三、关于等高线的计算 五、等高线地图的应用举例 等深线 以等高线法显示地貌,启迪于等深线。 1728年,荷兰工程师克鲁基最先用等深线法来表示河流的深度和河床状况,后来又把它应用到表示海洋的深度。 1729年,库尔格斯首次制作等深线海图,再后来才应用到陆地上表示地貌的高低起伏形态。 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初,等高线逐渐开始用于测绘地形图中。 * 等高线是用来干嘛的? 等高线地形图是怎么画出来的? 怎样才能看懂等高线地形图? 甲 乙 海平面 1000米 500米 1500米 绝对高度(海拔):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 等高线图与实际图的对照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等高线延伸的方向反映地形走向。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 、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5、水流方向垂直于等高线 6、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200米、500米 二、等高线图的特点及反映的地形 山顶 (二)反映的地形 1. 小地形 山脊 山谷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 山脊线也称分水线;山谷线也称集水线 A山地 100 300 200 A B盆地 B 100 C ③ ② ① 200 300 300 D ③ ② ① 200 100 C山谷 (集水线) D山脊 (分水线) ★判断河流及流向 示坡线:又叫降坡线,表示坡降方向 E Y X N M 100 300 300 200 200 100 400 400 100 300 200 米 100 300 200 米 400 XY MN 陡崖 鞍 部 山地: 盆地: 山脊: 山谷: 常见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山坡上向上隆起的部位。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坡上向下凹的部位。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 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 等高线重合。 连连看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A处表示 , B处表示 , C处表示 , D处表示 , 鞍部 山谷 山顶 山脊 缓坡 陡坡 E、F相比,E表示 部位, F表示 部位, G处表示 。 陡崖 2.大地形——根据几条特殊的等高线判断 四周高,中间低, 边缘等高线密集 盆地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 高原边缘一般等高线密集 高原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等高线密集 山地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等高线稀疏 丘陵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平原 若地点位于等高线上,则海拔为其等高线值 若地点不在等高线上,其海拔应有取值范围 陡崖高度(通过顶部和底部的海拔计算) 坡度计算 例.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 P点的海拔是: Q点的海拔是: P点对Q点相对高度H是: 90HP100 70HQ80 10H30 90 80 70 P Q 单位:米 米 米 米 例. 读图回答: (1)M点的海拔范围: (2)N点的海拔范围: (3)M、N两点的相对高度: (4)陡崖顶部海拔高度: (5)陡崖底部海拔高度: (6)陡崖高度: 80H90米 60H70米 10H30米 70米≤H<80米 40米<H≤50米 20米≤H<40米 单位:米 定义: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h D3 D2 D1 ∠1 ∠2 ∠3 tan∠ = h D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甲、乙两图坡度大小比较 推导:坡度=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 定义: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 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 。 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 。 200 220 A 280 200 D 260 200 C 240 200 B B D 1.判断地形 2.判读地形的走向 3.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 4.根据风向判断降水量(迎风坡>背风坡) 5.判断两点间是否可透视 6.根据等高线判断气温和气压 四、等高线图的判读 高 低 高 低 高疏低密是凸坡,从山顶看不到山麓,视野不好。 高密低疏是凹坡,从山顶可以看到山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