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_食物的消化_冀教版-副本.ppt

七年级生物下册_食物的消化_冀教版-副本.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物的消化 知识链接 1. 淀粉有一个特性,遇碘会变蓝色, 麦芽糖遇碘不变色。 2食物的消化是由消化系统完成的,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3.人体彻底消化食物的器官是小肠 1 认识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 2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里有哪些器官? 对食物有什么样的消化作用?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1 问题: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2 提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设计实验: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参照小辞典和提示,分小组自行设计实验。别忘记设计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 4 完成实验:根据设计,选取实验材料,完成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做好记录。 5 得出结论: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6 交流汇报:各小组出一名代表,汇报自己的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分析2号试管原因: 因为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而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那为什么变蓝了呢? 设计是没有错误的,就是没有考虑到实验的环境 因素低于体温,唾液不能发挥正常作用。 那如何才能发挥正常作用? 可以采取将1、2号试管放在盛有37℃左右烧杯的水浴加热5— 10分钟后 冷却 。 对照组:1号 实验组:2号 1号 加入 2mL淀粉液+ 2mL清水 ( 37℃ 水中恒温10分钟) 冷却 滴加碘液 (变蓝) 分析(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遇到碘液变成蓝色) 注意 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7℃ 。 因为37℃ 的温度与人体的体温相近,此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消化能力最强 2. 温度过高酶会被破坏,温度过低,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 3.在37℃的温水在保持的时间不能太短。 4.如果结论与假设还是不相符,那还要仔细分析原因: A:可能是温度问题 B:可能是唾液去得太少等 ( 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大家注意一下或者多做几次即可)。 思考 口腔中除了唾液腺外,还有 和 。 大家在吃饭时,父母常说要细嚼慢咽,不能囫 囵吞枣,否则消化不好,这是指谁的作用? (牙齿) 在吃食物时 ,舌也没休息,它有什么作用呢? (搅拌) 那就请看下面的实验: 摸拟牙齿咀嚼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 将3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后冷却各加入2滴碘液,摇匀。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结论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小结 一.消化的概念;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 三.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物理消化 四.消化的方式 化学消化 结构:牙冠、牙颈、牙根 五.牙齿 作用:咀嚼食物 龋齿的形成和预防 练习 练习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吸收:在消化的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通过实验说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食物消化所起的作用。 1. 唾液2mL+馒头块 2. 唾液2mL+馒头渣 ↓         ↓ 37℃水浴10min 37℃水浴10min ↓ ↓ 冷 却 冷 却 ↓ ↓ 搅 碎 滴加碘液 ↓ 滴加碘液 2.小肠分泌的肠液在小肠中,胆汁和胰液也都流入小肠中,所以小肠的消化液最多,可达3500 mL左右。 位于左上腹部,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囊状。 胃壁粘膜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中有蛋白酶能将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肠液和胰液里含有能消化淀粉、麦芽糖、蛋白质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