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生活创作.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乡生活创作

故乡·生活·创作  柳 萌 我的本名叫刘濛,写作时用柳萌的笔名,长此以往,知道我笔名的人,远比知道 真名的人多,尤其是在文学界更是如此。我出生于宁河县旧县城。这个三面环水的北 方小镇,原来隶属河北省,后来划归天津市,我也就成了天津人,但是性格中依然不 失燕赵人的爽直。正是由于这种爽直的性格,在后来踏进社会以后,使我的命运总是 磕磕绊绊。完全印证了那句话,人的性格即人的命运。  我的老家是什么样子呢?我说不大清楚。只是依稀记得,长长的蓟运河,犹如一条 丝带,静静地流过小镇。在小镇的街上,有我家一处房子,距旧县衙门不远,这是个 紧凑的院落,不算大,也不算小,四世同堂的十几口人,在这里居住生活,并无一点 局促之感。跨进大门有个院子,里边种着各种花儿,我认识的花,只有夹竹桃和晚香 玉,夹竹挑摆在天井上,比较显眼,晚香玉到了夏天散香,比较张扬,就成了我对老 家的标志性记忆。老家的院子里有没有树,一点也记不得了,就是有也不会是枣树, 这点非常肯定,因为每逢秋天红枣挂上枝头,我都是爬过院墙到隔壁,去摘邻家树上 的红枣,如果我家有枣树,就不会舍近求远了。不过我得说明,我说的邻家,其实是 我的二姨奶奶家,二姨奶奶就是我奶奶的亲妹妹,不然人家怎么会答应我随便摘呢?所 以说,我对老家的真正记着的事情,就是摘红枣捉蛐蛐掏螃蟹,以及夏天夜晚在院中 纳凉,听长辈们讲故事和闲聊。  老家是个旧式家庭,上有曾祖母,下有弟弟妹妹们,说了算的自然是曾祖母。后 来我母亲得罪了曾祖母,父亲又丢了营生,曾祖母就开始嫌弃母亲,在祖父祖母的劝 说下,母亲带着我到了姥爷家另过。姥爷家好像是在板桥镇,我和母亲却落户在孟旧 窝。这是为什么呢?稍大点母亲说,姥姥不是亲姥姥,她是母亲的后娘,没有办法住在 一起,姥爷就把我们娘俩安排在这儿啦。后来父亲在天津找到工作,我跟母亲又迁居 到芦台,芦台靠铁路线距天津近。到了芦台不久大弟弟降生,我们娘儿仨个在此过活, 经济上不算是很富裕,父亲寄的钱却也足够开销,起码没有拮据之感。孟旧窝是个农 村,芦台是个小镇。依我的性情而论,似乎更喜欢农村,那一派的乡村风光,让我许 多年都难以忘怀。我写的散文《寂寞的童年》,有一部分就写的这里。由于对田园风光 眷恋,到了芦台以后,只要是有时间,我就去蓟运河边,望着静静的水流,想着在农 村度过的时光。家乡的田园风情和河流,于潜移默化中浸润了我的心灵,就总是想表 达内心的感受。我对于文学的爱好,好像也正是缘于斯。  参加工作以后,免不了要填写表格,各式各样的都有,有一栏不可少,就是关于 家庭成分,一到填写这个栏目时,我就总是有些犯愁,真的不知道应该咋填。一个小 时候在老家的孩子,总共没有生活几年,就跟随父母离开了,哪能知道那么多事情呢。 老家无论是富是穷,对于我似乎都无什么干系,可是在当时我又不得不填。所以只好 如实讲述家中情况。家里有无财产不详,只记得祖父在外地经商,家里的经济来源主 要是靠他。跟祖父一样从商的,还有我父亲和三叔。家里也有两位正经读书人,一位 是我的三爷,他毕业于北洋大学,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另一位是我的二叔,他毕业 于北京师范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可是这两位好像学了等于白学,或者是当时的社 会不允许,在我的印象中都当了教师。至于家中的几位姑姑,也都是中学毕业生,不 识字的人只有母亲,以及祖母、婶婶等几位女眷。由此看来家境还算说得过去。不然 是不会让这么多人读书的。这就是我记忆中的老家情况。   我的小学学业是在孟旧窝中心小学完成的。读中学时父母已在芦台安家,我就上 了河北省立宁河中学,这所学校在当时还算是比较好的,紧挨着美丽的蓟运河,校舍 方正幽静树木也多,距离镇上还有十来里路,没有什么市声的干扰,很适合学生们安 心读书。这个学校的校长杜书田(杜心耕),是我们宁河镇人,据说是一位教育家、在 家乡比较有名气,学校在他的管理下,学校校风和学生成绩都好,在当时的河北省算 是一所名校。可是我读了不到一年,就又跟随父母到了天津,重新考入天津市立中学。 当时天津只有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