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诊断疗效标准-f.i.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肩周炎诊断疗效标准-f.i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14.1治愈:原有各型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14.2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肢体功能改善。 14.3未愈:症状无改善。 参考文献: [1]孙树椿,孙之镐,主编。临床骨伤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54--769。 [2]孙树椿,赵文海,主编。中医骨伤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28--331. [3]孙树椿,孙之镐,主编。中医筋伤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1—188 肩周炎诊断疗效标准 湖北省中医院湖北省中医学院 李胜利高书图彭锐方苏亭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肩周炎各期的临床症状、体征、辨证论治、手法治疗、功能锻炼、预防调摄及疗 效评定的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中医推拿科、康复科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XXXXX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GB/T1675卜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ZY/T001-94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3.诊断与鉴别诊断 3.1 病理分期及诊断要点 参照《肩关节周围炎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特点》制定。 3.1-1急性期临床症状和体征:起病急骤,疼痛剧烈,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夜间痛剧,压痛 范围广泛,喙突、喙肱韧带、肩峰下、冈上肌、肱二头肌长头腱、四边孔等部位均可出现压痛。X 线检查一般阴性。急性期可持续2~3周。 3.1.2慢性期临床症状和体征:疼痛相对减轻,但压痛仍较广泛,关节功能受限发展到关节挛障碍, 此时关节僵硬,梳头、穿衣、举臂托物均感动作困难。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呈冻结状态。关节造影可 55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见腔内压力增高,容量减少至5~15ml(正常人20,--30mi),肩胛下肌下滑囊闭锁,关节容积缩小, 腔内可见纤维条索及漂浮碎屑。本期可持续数月乃至一年以上。 3.I.3功能恢复期:盂肱关节、肩周滑囊、腱鞘的炎症逐渐吸收,血供恢复正常,粘连吸收,关节 容积逐渐恢复正常,在运动功能逐步恢复过程中,肌肉的血供及神经营养功能得到改善,大多数患 者肩关节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3.2鉴别诊断:本病须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炎、冈上肌腱炎和冈上肌腱钙化、肩峰下滑囊 炎或三角肌下滑囊炎、肩撞击综合症、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症等疾病相鉴别。 4手法治疗 4.1原则早期应以舒筋通络,祛瘀止痛,加强筋肉功能为主;晚期则以剥离粘连。滑利关节,恢 复关节活动功能为主。 4.2施术部位伤侧肩关节周围,肩胛部及上臂。 4.3取穴肩髑、肩贞、肩井、肩三俞(肩中俞、肩外俞、肩内俞)、天宗、秉风、缺盆、极泉、 巨骨、曲池。 4.4施治手法推、揉、滚、搓、拨。 4.5时间与刺激量每次治疗25min,每日1次;刺激量应因人、因症而定。 4.6手法操作(以右侧为例,常规手法分六个步骤)病人取坐位(体虚者可取卧位),术者立于 伤侧。 4.6.1分推抚摩肩部法术者以双手大鱼际或掌部着力,在患肩周围作前后、内外分推及抚摩手法 数十遍。 4.6.2揉滚肩周上臂法术者用单、双手掌或多指揉肩关节周围及上臂数分钟;然后,用左手握伤 肢前臂并托起肘部,将上臂外展并前后活动肩关节,同时用右手小鱼际或掌指关节在肩部周围及上 臂施滚法5分钟左右。 4.6.3揉拨肩胛周围法术者一手固定肩部,另手鱼际或掌根部自肩胛骨脊柱缘由上而下揉数遍, 拇指拨2到3遍;而后,以食、中、环三指从肩胛骨脊柱缘插入肩胛骨前方拨理肩胛下肌3到5遍, 拇指或大鱼际揉、拨肩胛骨腋窝缘数遍。 4.6.4按摩俞穴痛点法术者用双手拇指对压中府、天宗穴、肩贞、肩内俞,拇指重揉压肩处俞、秉 风、巨骨、缺盆、肩偶,揉拨极泉及肩部痛点各半分钟左右。 4.6.5被动运动肩部法根据肩关节不同方向的运动障碍,可选用下列方法: 推肩拉肘内收法术者立于健侧后方,一手推住健侧肩部(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