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第16章 三角形B(已排版)
(最新最全)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按章节考点整理)第16章 三角形B
(2012深圳市 12 ,3分)如图4,已知:,点、、……在射线上,点、、……在射线上,、、……均为等边三角形,若,则的边长为( )
A. 6 B. 12 C 32 D. 64
【解析】:考查等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探索前后等边三角形边长之间的规律
【解答】:易法求第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1,第二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第三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8。。。。。。,有规律第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可求第6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故答案为C
【点评】:只要熟悉等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题易于求解。易借点是
容易算错的值。
第十六章 三角形
16.1 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2012山东德州中考,2,3,)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三角形的中线
(C)三角形的高 (D)三角形的中位线
【解析】三角形的中位线、角平分线和中线都是一定在三角形内部,故A、B、D都不正确,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落在三角形外侧,所以选C.
【答案】C.
【点评】锐角三角形的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可以是互为高线,斜边上的高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对\钝角所对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其余两条在三角形的内部.
(2012浙江省义乌市,6,3分)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第三边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可以是( )
A.2 B.3 C.4 D.8
【解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第三边长为偶数求出第三边的长,即可判断能够组成三角形的个数.
∵3+5=8, 5-3=2,∴2<第三边<8,∵第三边长为偶数,∴第三边长可以是4或6,
【答案】答案:4或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2012湖北随州,13,4分)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其一边长为6,则另两边为_______________。
解析:当边长为6的边为腰时,则底时,则另两边分别为5、5,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三边也可以构成三角形。所以两种情况均成立。
答案:6和4或5和5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在题中没有明确所给边为底边还是腰时,要分类讨论,分别求解。且对于求出的边长要根据三角形边角关系进行验证,以防止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
(2012重庆,15,4分)将长度为8厘米的木棍截成三段,每段长度均为整数厘米.如果截成的三段木棍长度分别相同算作同一种截法(如:5,2,1和1,5,2),那么截成的三段木棍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解析: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形,要按顺序列,得到五种:1,1,6;1,2,5;1,3,4;2,2,4;2,3,3.其中只有2,3,3可构成三角形。
答案:
点评:列出所有的情形要不重不漏,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是本题的关键之处。
(2012连云港,3,3分)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a上,a∥b,∠1=50°,
∠2=60°,则∠3的度数为
A. 50° B. 60° C. 70° D. 80°
【解析】根据平行线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解。
【答案】有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求得∠3的同位角的对顶角为70°,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把三角板放在平行线上,注意本题隐藏的了三角板的条件。可以用多种方法求解。
(2012四川内江,5,3分)如图1,a∥b,∠1=65°,∠2=140°,则∠3=
A.100° B.105° C.110° D.115°
【解析】如下图所示,过点B作直线c∥b,由a∥b,知c∥a,所以可求得∠4=180°-∠2=180°-140°=40°,从而有∠3=∠1+∠4=65°+40°=105°.
【答案】B
【点评】此题考查几何初步知识,解法多种多样.上面解法采用的是作辅助平行线的方法,是常用解题思想方法.另外也可以连接AC或延长CB,构造三角形并结合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2012浙江省湖州市,14,4分)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点F在BC的延长线上,DE∥BC,∠A=460,∠1=520,则∠2= 度。
【解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B=∠1=520,然后应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A+∠B,求得结论。
【答案】∵DE∥BC,∠1=520,∴∠B=520,又∠A=460,∴∠2=∠A+∠B=98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系统部署手册.doc VIP
-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操作技术规范.pdf
- 安全标志选型手册-高清版(精).pdf VIP
-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四单元__欧洲风情》单元教案(共计2份).docx
-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docx VIP
- (某某学校)书法社团活动记录上书法课教案(记录表)附16个课时汇编.docx VIP
- 《矩形顶管法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三体系安全环境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更新至2022年12月.doc VIP
- 文旅景区沉浸式剧本杀体验活动策划方案.pdf
- 达罗他胺片(JXHS2200041)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