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北省小麦育种现状与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小麦育种现状与建议

河北省小麦育种现状与建议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小麦中间试验参试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小麦选育单位明显增多,参试新品系大量涌现;甲定品种数量基本稳定,通过甲定的比例明显下降;参试品系良芬不齐,科研部门仍是河北省小麦育种的主力军通过甲定的品种表现为:产量水平不断提高,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增长;品质明显改善,优质专用比例较高;优质高产协调发展,品质类型出现突破;综合杭性水平有所提高,不同病害杭性极不均衡在此基础上对河北小麦育种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小麦育种;参试品种;甲定品种 小麦是河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20万hm2以上,占全国麦Hi总面积的6.8%,总产约1000万t,约占全国的7.5。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稳定和发展我省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河北小麦中间试验参试品系及审定品种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河北小麦育种的建议。 1小麦育种现状 1.1选育单位明显增多,参试新品系大量涌现 自2005年以来,申请参加河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单位(或个人)明显增加。由2004年全省27家发展到2007年的59家,近2年稳定在50家以上。参加试验的新品系数量大幅度上升。2004年参加河北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新品系48个,到2007年超过100个。与2004年相比,2009年参试新品系总数增加133.3%,其中淮南小麦新品系增加最多,增加318.2%,其次为淮北小麦新品系,数量翻了一番,迟播类品种较少,增加20%。 1.2审定品种数量基本稳定,通过审定的比例明显下降 2004-2009年河北省共审定了36个小麦品种,平均年审定品种6个。2004年审定的品种最多为8个,2005年最少为4个,2008年、2009年均为6个。从品种类型来看,淮南品种15个,淮北品种14个、迟播品种7个,分别占审定品种总数的41.7% ,38.9%和19.4%2009年参试新品种的数量是2004年的233%,而通过审定的品种数仅为2004年的75%,通过审定的品种数占当年参试新品系数量的比例大幅度下降,由2004年的16.7%下降到2009年的5.4%,品种的选择压力大大增加,育种单位以及品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1.3参试品系良荞不齐,科研部门仍是河北省小麦育种的主力军 随着申请参加河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单位的增多,参试品系的表现差异较大,综合表现良荞不齐,多数中小种了企业、县级原良种场或农科所及个人申请参加试验的品系,其丰产性、抗逆性等综合表现欠佳,经预备试验被淘汰的机率较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品系主要是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及其所属农区所的,2004-2009年审定品种28个,占全省审定品种总数的77.8%。可见,科研育种单位仍是河北省小麦品种育种的主要力量。 2审定品种的表现 2.1产量水平不断提高,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增长 河北省小麦产量育种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以淮南品种的产量增长更为突出。2009年审定的淮南品种,平均产量高达7230.89 kg/hm2,比2004年提高了2137.9 kg/hm2,增幅为41.98%,平均年递增高达8.4%。淮北迟播和淮北品种平均产量分别提高了1119.23kg/hm2和869.16 kg/hm2,平均年递增3.53%和2.5%。 淮南品种以大穗多粒型为主,淮北品种以多穗大粒型为主。迟播品种因属性不同表现为大穗多粒型或多穗大粒型。就淮南和淮北品种而言,近几年来产量各构成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增长幅度差异明显。淮南品种产量各构成因素增长幅度较大,与2004年相比,每穗粒数由36.3粒提高到42.1粒,增加了5.8粒,增幅15.8%;千粒重由38g提高到42.48,净增4.4g,增幅11.7%;穗数增加较少,增幅为6.9%。可见,淮南品种产量水平的大幅度增长是产量构成二因素协同提高的结果,尤其以单穗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淮北品种产量各构成因素增长比较缓慢,其中以每穗粒数增加较多,每穗增加1.6粒,增幅5.3%;其次是穗数,提高了2.0%;而千粒重变化不大,净增0.3g,增幅仅0.6%。这说明淮北品种的产量提高主要是依赖每穗粒数的增加,而要以增加千粒重来实现产量提高的难度较大,必须在稳定粒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穗数,侧重选育中大穗型的品种有利于提高产量。 2.2品质明显改善,优质专用比例较高 河北省审定的小麦品种品质有所改善,审定的36个品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13.9% ,湿面筋28.5% ,稳定时间5.4min。平均各项指标均达中筋标准。淮北品种的品质较好,14个淮北小麦品种平均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及面团稳定时间分别为14.4% ,29.6% ,6.0min,各项指标均高于迟播品种和淮南品种。 2004-2009年河北省审定了5个强筋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