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安案件查处教学大纲 2
第七章 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执行
第一节 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执行概述
一、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执行主体
(一)县、市公安局、城区公安分局和铁路、交通、森林、民航系统等县一级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所。
(二)治安拘留所。
二、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执行对象
(一)被执行人的法律责任
(二)被执行的财物的范围
三、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执行依据
四、治安管理处罚决定执行的要求
(一)严格执行
(二)及时执行
(三)准确执行
(四)依法定程序执行
第二节 各种治安管理处罚措施的执行
一、警告的执行
二、罚款的执行
(一)罚款分离原则
(二)当场收缴罚款
1、当场收缴罚款的使用范围
2、当场收缴罚款的程序
(三)专门机构收缴罚款
(四)罚款的强制执行
1、执行措施
2、强制执行的例外
三、行政拘留的执行
(一)执行的方式
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二)依法不执行
(三)折抵执行
(四)治安拘留所执行
四、吊销公安机关颁发的许可证的执行
(一)吊销公安机关颁发的许可证的适用范围
(二)吊销许可证处罚的内容
(三)吊销许可证处罚的执行程序
1、告知
2、收缴许可证
3、公告
4、将吊销许可证的处罚决定抄送有关机关
五、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的执行
(一)执行机关
(二)执行前的准备工作
(三)执行期限
(四)出境口岸
(五)执行方式及有关事项
六、取缔的执行
七、责令停产停业的执行
八、其他法律措施的执行
第三节 暂缓执行和强制执行
一、暂缓执行
(一)行政拘留处罚暂缓执行的条件
1、被处罚人提出了复议或诉讼请求,并且被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受理
2、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
3、被处罚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依法找到了担保人或交纳了保证金
(二)担保人的条件及法律责任
1、与本案无牵连;
2、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3、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
4、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
(三)关于保证金的问题
二、强制执行
(一)强制执行的条件
1、须有执行的根据
2、须有可供执行的内容
3、须有在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义务的事实
4、有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
(二)强制执行的方式
1、直接强制
2、间接强制
(三)强制执行的具体程序
1、告诫
2、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3、强制执行措施的实施
第八章 治安管理处罚的复议与应诉
第一节 治安行政复议
一、治安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一)治安行政复议的申请
1、复议申请的条件与期限
2、治安行政复议申请的形式、请求及理由
(二)治安行政复议的受理
(三)治安行政复议受理的法律后果
二、治安行政复议的审理
(一)审理范围
1、被申请人是否具有法定职权
2、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
3、适用依据是否正确
4、量罚是否存在明显不当
5、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二)审理方式与复议期限
(三)审理程序
1、审理前的准备
2、实体审理
3、评议
三、治安行政复议决定
第二节 治安行政应诉
一、公安机关在治安行政应诉中的权利义务
(一)公安机关的权利
1、委托代理权
2、答辩权
3、申请查阅庭审材料权
4、申请回避权
5、申请证据保全的权利
6、辩论权和最后陈述权
7、上诉权
8、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
9、在诉讼过程中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权
(二)公安机关的义务
1、按时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和答辩状
2、按时出庭应诉
3、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4、遵守法庭秩序
5、自觉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6、依法交纳诉讼费
二、公安机关的应诉
(一)应诉机关及其职责
(二)出庭前的准备
1、确定应诉人员
2、写好答辩状
3、审查有关文书
(三)出庭应诉、辩论
1、法庭调查阶段
2、法庭辩论阶段
(四)上诉
(五)庭审后的工作
(六)应诉总结
第四编 各 论
第九章 扰乱公共秩序案件的查处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案件的调查重点
一、扰乱公共秩序案件的含义及特征
(一)扰乱公共秩序案件的含义
(二)扰乱公共秩序案件饿行为特征
1、客体
2、客观方面
3、主体
4、主观方面
二、扰乱公共秩序案件的调查重点
(一)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发生的原因
(二)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情节和危害后果
(三)行为人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作用
(四)行为人是否有劣迹
第二节 扰乱公共秩序各行为的界定与处罚
一、扰乱公共秩序各行为的法律界定
(一)扰乱单位秩序行为
1、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
2、与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区别
3、与单位职员“无理取闹”行为的区别
(二)扰乱公共场所行为
1、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区别
2、与扰乱单位秩序行为的区别
(三)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行为
1、与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的区别
2、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材料成型复习.doc
- 材料焊接性教案(09-10-2).doc
- 材料课程设计(7.6-2).pdf
- 村居后备干部考试模拟卷.doc
- 材料的动态行为_香港科技大学余同希讲座PPT.pdf
- 杜昶旭GRE填空练习43.pdf
- 杜昶旭GRE填空练习47.pdf
- 杜昶旭GRE填空练习45.pdf
- 杠杆中的作图题.doc
-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ppt
- 洋葱销售SOP流程及关键动作相关知识测试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1-2024内蒙古绒山羊》.pptx
- 电气设备运维及机械部件相关知识测试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3-2024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数据服务要求》.pptx
- 思维倾向与开放性自我评估试卷.docx
-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4-2024IPv6地址分配和编码规则 接口标识符》.pptx
- 智慧教学整体解决方案(1).doc
-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治知识及预防措施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5-2024基于扫描氮-空位探针的微弱静磁场成像测量方法》.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