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概要

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 化学工程与工艺系 二〇五年二月 目录绪??论? ?? ?? ?? ?? ?? ?? ?? ?? ?? ?? ?? ?? ?? ?? ?? ? 1 第一章 合成氨厂变换系统工艺设计? ?? ?? ?? ? ?? ?? ?? ?3 第二章 天然气蒸汽转化过程设计? ?? ?? ?? ?? ?? ?? ?? ???12 第三章 城市煤气厂脱硫工段工艺设计? ?? ?? ?? ?? ?? ?? ? 14 第四章 轻柴油裂解过程工艺设计? ?? ?? ?? ?? ?? ?? ?? ???16 第五章 山梨醇生产工艺过程设计? ?? ?? ?? ?? ?? ?? ?? ???19 第六章 碳纤维前驱体聚丙烯腈生产工艺设计? ?? ?? ?? ?? ? 20 绪??论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设计思想,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工作能力,独立检索资料、阅读文献、综合分析、理论计算、工程制图、使用计算机、数据及文字处理等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及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通过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设计的方法及步骤、获得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锻炼。 二.课程设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学生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不准弄虚作假、抄袭别人的成果,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任务。 2.严格遵守纪律,在指定的地点进行课程设计。 3.自觉遵守教室使用的相关规则,定期打扫课程设计工作现场的卫生,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4.课程设计成果及资料应交系资料室收存,不得擅自带离学校。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1.文献的检索、分析、综合和应用; 2.综述设计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3.工艺方法选择及论证; 4.反应原理及有关计算; 5.工艺流程设计及论证; 6.设备型式选择及论证; 7.化工工艺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非定型设备工艺计算; 8.定型设备选择及化工管道设计; 9. 设计绘制工艺物料流程图; 10.编写设计说明书。 四. 课程设计的学时分配 课程设计的教学时数为3周,设计进程及学时分配如下: 1.设计准备:下达设计任务书、安排设计进度;查阅资料、收集所需设计参数。(0.5周) 2. 工艺方法及流程设计:确定工艺方法;设计绘制原则性工艺流程图;设备型式选择。(0.5周) 3.工艺设计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非定型设备工艺计算;定型设备选择;化工管道设计。(1周) 4.图纸和设计说明书:设计绘制工艺流程图;编写设计说明书。(0.7周) 5.设计考核和评定成绩。(0.3周) 五、课程设计的考核 对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和质量以及设计图纸质量进行审核并分组答辩,综合评定成绩,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 六.课程设计资料的装订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按如下规定顺序装订课程设计资料:封面任务书(含成绩)设计说明书图纸。要求设计资料整齐、清洁。第一章 合成氨厂变换系统工艺设计 在合成氨生产中,一氧化碳变换是重要的一环。合成氨原料气中的一氧化碳对合成氨催化剂有毒害作用。在工业生产中,一般分二次除去,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一氧化碳变换反应除去的,微量一氧化碳再经铜洗精炼或甲烷化除去。 变换反应为: 这样既能把一氧化碳变为易于除去的二氧化碳,而且二氧化碳又是生产碳酸氢铵、纯碱、尿素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同时又可制得与被除掉的一氧化碳等摩尔的氢,所消耗的只是廉价的水蒸汽。因此,一氧化碳变换既是原料气的净化过程,又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在合成氨生产流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1.1 变换系统的流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合成氨厂变换系统在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 ? 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研制出了钴钼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B302Q、B303Q等),其低温活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在已被国内合成氨厂普遍采用,由传统的单一中变流程改为中变串低变流程。近年来,进一步改造成能耗更低的全低变或中低低流程。中变串低变流程是在传统单一中变流程的中变炉后串联一台低变炉;全低变流程是变换炉三段都采用钴钼耐硫低变催化剂,变换反应温度进一步降低,采用的汽气比更低,蒸汽用量更少;中低低流程是变换炉一段采用铁铬系中变催化剂,二、三段采用钴钼耐硫催化剂。由于铁铬系中变催化剂耐有害成分的能力较强,因而有效地保护了低变催化剂,使其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目前以固体燃料为原料的合成氨厂变换系统主要是这三种流程。 变换系统各种流程的简单对比 ? ? 流程 单一中变 中变 串低变 全低变 (三段) 中低低 (三段) 无饱和塔 全低变 催化剂 B104,B106, B109? ? ? ? 中变:B113 低变:B30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