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旧人教版).ppt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旧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北宋的建立和五代十国割据局面的结束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北宋积贫积弱 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和王安石变法 北宋的灭亡 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宋辽、宋夏和战 边疆各族的发展 和辽、西夏的建立 金的建立和金灭辽、北宋 民族联系加强与民族融合的加强 南宋的建立和宋金对峙 蒙古的兴起和灭西夏、金 忽必烈改国号元,灭南宋统一全国 元朝统一后出现民族融合高潮 民族迁徙 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人被称为汉人 回族的形成 后周 五代更替简表 907年 960年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思想文化 ①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相权; ②派文官任知州,另设通判监督; ③知州“三岁一易”; ④司法权收归中央,由文官掌管司法。 各路设转运使,地方赋税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到中央。 ①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②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又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③实行更戍法; ④“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进一步发展科举制: 严格考试程序, 简化考试科目, 严密考试方法, 增加录取名额。 近年高考 屡有涉及 1.(2000全国)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2.(2000山西)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几次变化。宋代科举制度比唐代有所发展,表现为 A.废诗赋,改策论,设经济特科 B.开始施行殿试与武举制度 C.以八股取士 D.“乡、省、殿”三级考试成为定制 3.(2001上海)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4.(2003江苏)科举制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北宋创立了 A.武举 B.殿试 C.糊名法 D.进士科 5.(2004文综)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 B.各州设通判 C.设立转运使 D.设立布政使 C C D B A 6.(2001广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苦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动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献通考》  材料四  太祖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投,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问答: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北宋初期统治者制定了什么治国方略,并分析其背景和利弊。 6.答---方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内患。 背景:前代藩镇割据、君弱臣强,导致社会动乱。 利弊: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使得机构重叠,财政拮据,地方贫弱,导致对辽、西夏战争连连失利。 7、(1993年上海卷)宋朝建立于公元____世纪____年代。 8、(1995年上海卷)简述北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作简要评价。 (1)把唐末五代藩镇的权力收归中央,以文官代替武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把地方财政权划归中央转运使,把地方精兵编入中央禁军。 (2)削夺宰相的权力,以枢密使分其军权,以三司使分其财权,宰相既不管军事也不理财,枢密使也不直接统率军队。 (3)由于权力过分集中,造成中央官僚机构臃肿,军队缺乏战斗力,酿成国家积贫积弱的恶果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朱弁《曲洧旧闻》 材料2: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司马光《深水记闻》 请回答: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