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场论刑CTA法解释立C.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法解释立场论   【内容提要】法律解释有其必要性,法律解释的原因其实也是刑法解释的原因。刑法解释是刑事法律适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刑法解释立场的厘定对于实现刑事法律适用的正义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刑法解释理论素有主观解释理论、客观解释理论以及折衷解释理论之争,且各有利弊。刑法解释应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基础之上的合目的性原则以及符合立法文义涵摄的合理范围;在思维方式上,倡导由概念思维方式到类型思维方式的转换。以此为基础,厘定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并使用科学的解释方法解释刑法,以符合刑法适用正义性的实质要求,实现刑事法治及法律正义。   【关键词】刑法解释 刑事政策 法律正义   引论:法律解释之原因   毋庸置疑,解释学是一门艺术,亦即从需要解释的文本(解释对象)中得出其中没有的东西。法解释学有其悠久之历史,尤以私法学为然。在罗马共和末期,已有所谓“法学者”(Jurisconsultus)开始活跃,以解答各种疑难法律问题维生。法学、医学及神学并称为The Three Professions,为当时三大传统之学问。[1](P22)法律为何必须经过解释才能适用,法律解释的原因何在。同样,法律解释的原因其实也是刑法解释的原因。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成文法的非万能性。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成文法是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提练,成文法的权威性决定了其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概括性等特点,进而决定了成文法与社会生活之间永远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和张力,换言之,成文法对社会生活的涵摄性永远是有限的,因而成文法对社会生活而言是非万能的,更不能像大陆法系初建时期,人们对成文法的依赖和迷恋,认为“将法律化为简单的几何公式是可能的,任何一个能识字并能将两个思想联系起来的人,就能作出法律上的裁决”。[2](P170)不仅如此,韦伯当年为了将形式合理性贯彻到底,在谈到欧洲大陆的司法制度时,曾大胆判断:“现代的法官是自动售货机,投进去的是诉状和诉讼费,吐出来的是判决和从法典上抄下的理由。”[3](P253)这种想法在今天看来是不现实的,其原因就在于人类不是全知全能的,“人类立法者根本不可能有关于未来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的所有结合方式的知识”。[4](P128)由此,导致抽象的成文法适用于形形色色的社会具体境况,必然经过法律解释这一环节。   二是立法语言的概括性、简约性决定了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的必经环节。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而立法语言的歧义性、立法规定的漏洞性等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亦即,立法语言的概括性、简约性与法律体系上违反计划的不圆满状态是共生的。进一步而言,法律文本是抽象的语言概括,那么书面的法律如果太简短,会因为歧义或者词语太简略而模糊,但如果太冗长,那么出于同样的原因反而更加模糊。“结果使任何成文法,不论是写成的字多还是字少,如果对制定该法的最终因没有透彻的理解无法好好了解。而关于这个最终因的知识则存在于立法者的身上。”[5](P224)由此,书面的法律还是简短扼要的好,而解释则必须服从最终目的,也即立法者才知道的目的。   三是立法语言的歧义性。语言本身的表现力是有限的,而且词语也具有多义性,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依赖于理解的环境,而客观的可靠性是由相关的实在事实确定的,语言也正是在不断地解释中被使用的。法律用语多由日常语言借用而来,且它又取向于事实,取向于价值。故其多义性实属难免。“概念则代表了根据与其他已知存在物的关系对某些已知存在物的分类。”[6](P36)任何概念都拥有自身的历史,它们不能抵抗时代的变化。同时,法律概念具有开放性,解释者应当懂得生活事实会不断地填充法律的含义,从而使法律具有生命力。“一方面法律理念须对于生活事实开放,它必须被实体化、具体化以及实证化,以便于形成理念;而另一方面所预见的生活事实须以法律理念为导向进行典型建构及形成。立法者将一组基于重要观点被视为相同的实例事实予以汇集成一条以概括描述的法律规范,并赋予一法律效果。”[7](P23)法律是一种阐释性的概念,其适用是一种对向交流的过程。刑法的适用也同样经历这样的过程。因此,需要将适用的规范内容尽可能的精确化,而法律解释则是达此目标的重要途径。“法律解释乃法律适用上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所谓法律人的素养多取决于其解释法律及论证说理的能力。”[8](P19)进一步而言,刑事立法是将正义理念与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实相对应,从而形成刑法规范;刑事司法是将现实发生的事实与刑法规范相对应,从而形成刑事判决。作为解释者,心中当永远充满正义,目光得不断往返于规范与事实之间。[9](P1)以此为基础,实现法律适用的正义性,推进当代中国和谐法治的进程。   可见,任何法律规范都需要解释。法律解释在法律研习与法律适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刑法解释者而言,明晰或者厘定刑法解释的立场是刑法解释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