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两首》课件3.ppt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沫若诗两首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集《星空》表达了这一思想感情。他在五四高潮时期对祖国的憧憬陡然归于破灭,诗人的一度兴奋激动陷人了苦闷伤感,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本诗和《天上的街市》很相似,我们可以从它的写法、风格等方面来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 合作探究2: 比较阅读:看看两首诗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 听读想象    1、划节奏、标重音、体味情感。 2、边听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3、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诗的情境。 1. 全诗共二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静) a.第一节(实写)写的是哪些景物?? 月光──松林──白云──疏星 b.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的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月夜晚景图。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恬静的美。 中国古代传说,在南海外有一种鲛人,亦作“蛟人”。神话传说中的美人鱼。他们像鱼一样在大海中生活。鲛人善织一种薄的丝绸,做鲛绢,更为特别的是,鲛人在悲伤哭泣时,滚落的眼泪是美丽的珍珠,而且珍珠的圆润与否与月亮的盈亏有关,月圆之夜珠亦圆,月缺之夜珠亦缺。故此种珍珠称为”水仙的眼泪“。 c.第二节(想像)写的是哪些景物?? 天河──海雾──鲛人──流珠 d.第二节的“天河何处”起什么作用?与第一节有关联吗? 起承上启下,引发联想的作用。因月、星自然联想到天河,又因“白云团团”而不见天河,故而引出了“天河何处”的发问。上下过渡非常自然,联系也非常紧密。 第一小节写景表现 的特征。 幽清、静谧 第一小节的“淡淡”“团团”“点点”表现了作者 的感情。 淡淡的忧伤 第二小节作者发问的“天河”是指 日本与中国相隔的大海。 如何理解“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鲛人不仅指神话传说中住在海底的神人,也可以指诗人自身。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间,当时,作者既有对现实的失望,也有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写鲛人,目的是写自己的情感,但通过联想和想像,抒发了对现实的失望,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 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比读两诗 创作背景:都选自于《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内容:题材: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天上传说中的人和事。 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失望和痛苦,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感情:都充满了恬静\美好,而又淡淡的忧伤。 相同点: 不同点: 《天上的街市》更积极、乐观一些。 *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