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寡人之于国也第三课时
小结: 课文中阐述的是“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时代背景: 战国中期,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所谓“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 “强凌弱,大欺小”。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民不加多,何也?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二部分:(2-4)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 第三部分:(5—7)阐述市“民加多”的具体措施(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一、齐读课文第一段,疏通文意并思考: 梁惠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尽心治理国家? 【提示】 尽心 移其民 移其粟 民不加多 无如寡人之用心 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民不加少 思考:作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梁惠王见到孟子,不问治国之略而首先问关于“民”的问题? 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谁能问鼎天下?人口问题在权力的天平上是十分重要的砝码。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大量的土地耕种者,谁就拥有大量的兵源,谁就能够富国强兵。所以,梁惠王迫不及待地问到了人口问题。 背景:战国时代各国诸侯争于“力”,群雄逐鹿,蚕食鲸吞,战事不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混乱,礼崩乐坏,用《战国策序》中的话说,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右”。天下“争地以展,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面对君王的提问,如果你是梁惠王的幕僚你会怎样回答?以什么方式施行? C ? B直言不诲 以死力谏 A 置若罔闻 听之任之 二、速读课文第二至第四段,疏通文意并讨论:针对梁惠王的问政,孟子是如何回答的?用意何在? 【提示】 五十步笑百步 投其所好,便于启发 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不可,直不百步,是亦走也。”(没有本质的区别),不知不觉地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的区别。 都不是仁政 层层推进 高超的论辩技巧 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 行王道。 王好战,请以战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王如知此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话,为什么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原因? 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便于启发对方,启迪对方思考。让梁惠王自己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与其他国家一样。所以民不加多。 三、研讨课文第五至第七段,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小组讨论:1.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孟子指明君王要想“使民加多”应持什么态度? 措施 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 斧斤以时 结果 第5段 效果 谷 不可胜食 鱼鳖 不可胜食 林木 不可胜用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 第6段 措施 五亩……树之以桑 鸡豚……无失其时 百亩……勿夺其时 谨…….申之以孝悌 不王者,未之有也---王道之成 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从保民、教民角度提出了七条措施 效果 衣帛(五十) 食肉(七十) 无饥(黎民) 不负戴(颁白者) 仁政 王道 之始 不违农时 保护鱼类 按时砍伐 不可胜食 不可胜用 王道 之成 鼓励养蚕 繁兴六畜 生产粮食 兴办教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