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解读: 翻译要求: 文言文小故事: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任务安排 题目——小组 一 ——① ② 二 ——③ 三 ——④⑤ 四 ——⑥⑦ 五 ——⑧⑨ 六 ——⑩⑾ 七 ——⑿ 文言句子翻译的技巧、注意点 1、对(对译法) 例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例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该换这些古语为它们想表达的今语(古今异义)。 例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出和意外的变故啊。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原句中有省略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7、变(变语法) 词类活用: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翻译时要参照新的语法功能翻译。 例14:名词用作动词 “左右欲刃相如” (“刃”:“杀”) 例15: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命”) 例16:形容词用作名词 “将军身披坚执锐”(“坚”“锐:“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 曰:“画孰最难者?” 曰:“ 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 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试大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B级。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将相关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习目标 1、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掌握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技巧、注意点 ——领会 ——实践 1、要一一对应。 信——不走样(译文要符合原意,不歪曲,不遗漏) 2、要重视句式。 达——无语病(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 3、要贯通文意。 雅——有文采(译文要尽量做到美一些) 要求:自己独立完成字词解释,后小组核对并讨论 就是以原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成一个双音节词来解释。 / / / / / / / / / / 译文: 忧虑 辛劳 可以 国家 使 兴盛 , 安逸 享乐 可以 自身 使 灭亡 。 例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译文: / / / / / / / / / / 疑难问题 老师, (是) 用来 的。 传授 道理 教授 学业 解答 2、留(保留法) 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例4: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译文: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阴历三月(晚春)的开初,(我们)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3、换(替换法) 译文:假如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坏处。 例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删(删减法) 例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 “之”:插入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也”:表句中停顿的语气,无实义 例8: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译文: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之”:插入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 5、补(增补法) 例10: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