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智慧》第1讲“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家智慧》第1讲“道”

* * 主讲:朱松美 老子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 欧洲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 究,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 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 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 德经》都有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 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美 国《纽约时报》将《道德经》列为世界十大名 著之首。 在中国儒道两家主流思想文化传统中,儒家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及协调,而道家则善于从对自然的静思中抽离出深层的人生智慧,侧重于个人生命的张扬和个人心态的自我调谐和平衡,以求得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的生存与发展。——朱松美 如果说儒家“自强不息”的精神充满着“知 其不可而为之”的倔强的话,道家从矛盾对立 双方转化中所窥见到的由消极而积极,由弱 而强的人生智慧,则有着更深层的哲学内涵。 ——朱松美 高颂《道德经》,看上去是对传统的一次依恋,其实是大踏步走向现代、面向未来。对《道德经》的重新审视,是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化、全球化转化与重塑的一次努力。……纵览世界发展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和强盛,不仅是经济繁荣,必有一定的文化、文明为其依托。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答《南方周末》 2008.3.13日记者专访 从哲学史观点看,老、庄的思想的重要性, 一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 。……老、庄哲学自成一套独特的宇宙观、认 识论、方法论、自然哲学及人生哲学。不管我 们同不同意他们的观点,都值得加以分析探讨。 ——旅美华人学者台湾大学教授陈鼓应 两千年来,道家思想连绵不绝,无时不在而又无处不在,不仅决定着中国人的哲学观念,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修养、审美情趣、社会管理与自然保护意识。——朱松美 5月9日晚上,华中科技大学数百名学生 挤满《道德经》选修课堂。从1996年至今, 该校学生累计选修《道德经》的人数已超过 8000人。 ————新华网2004年5月10日 目录 第一讲 老子其人与“道”的哲学 第二讲 道家智慧与人生处世 第三讲 道家智慧与中医养生 第四讲 道家智慧与文学之魂 第五讲 道家智慧与中国绘画 第六讲 道家智慧与当代环境 第七讲 道家智慧与企业管理 第八讲 道家智慧与建筑理念 第九讲 道家智慧与宇宙科学 第十讲 道家与道教文化 老子 第一讲:老子其人与“道”的哲学 一、老子生平简介 ☆《玄妙内篇》“李母怀胎八十 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 而生”“玄妙玉女,梦流星入口 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 ☆ 《神仙传》“李母 八十一年而生”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 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 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 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 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 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 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2009年3月11日世界各地的 老子崇拜者在鹿邑老子祠太 清宫举行纪念老子诞辰2580 周年大典 河南鹿邑老子祠太清宫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 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 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 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 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 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 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 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 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 ,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二、老子“道”的哲学 1、春秋战国及其以前“道”的含义 (1)所行的路:《说文》“所行道也” (2)规则或规律:《庄子·缮性》“道,理也” (3)遵循、实行:《论语·宪问》“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4)引导、疏导:《管子·君臣》“道上也,上之所以导民也” (5)言说、谈论和讲述:《荀子·劝学》“道,言说也” 2、老子“道”的哲学涵义——老子的宇宙观 (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