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多媒体互动杂志发展瓶颈及前景解析
我国多媒体互动杂志发展瓶颈及前景解析 陷入困境的多媒体互动杂志
电子杂志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类:一是纸质期刊的数字翻版,与纸质期刊一模一样;二是纸质期刊的数字扩版,以纸质版内容为主,辅以多媒体表现手段;三是没有纸质版原型的纯电子出版物,它并不以某本纸质期刊为母版,自行创造和编排内容,一般具有丰富的多媒体及互动元素。后两者可以被称为多媒体互动杂志
当前,一度风生水起的多媒体互动杂志陷入生存发展的困境,曾经吸引诸多“粉丝”的《澜LAN》《豫约》《开啦》或者停刊,或者勉力维持。曾是中国三大电子杂志发行商的ZCOM创始人汪东风则写下:“从事互联网十余年,创业六载。没有成功经验,总结一些失败教训,分享以共勉!”①
回顾中国多媒体互动杂志的兴衰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探索时期(2002年之前)
1997年3月,索易开始以电子邮件列表的形式发行电子杂志。当时的探索者还包括希网、燃情岁月等现在可能已经略显陌生的名字。②那些拨号上网时代的先行者,为电子杂志产业的探索走出了第一步。中国互联网草创时期的电子杂志,大部分内容是文摘式的。由于带宽和技术手段的限制,表现方式也仅是文本、图片和超链接,称不上互动和多媒体,仅仅具备了数字编辑、数字发行的特征
2.成长阶段(2003~2005年)
随着Xplus等电子杂志公司的出现,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和更多原创内容加入,使电子杂志改头换面,摆脱了以往的朴素模样,并成为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之后,互联网又一个兴奋点。这段时间,电子杂志产业的主要玩家们陆续登上舞台,一时风光无限。2003年1月Xplus新数通成立,并于2005年4月获得450万美元风投;2003年7月POCO成立,当年即获得IDG600万美元投资,18个月后再获IDG1200万美元投资;2004年ZCOM智通成立,次年9月获得1000万美元投资。③
3.繁荣阶段(2006~2007年)
2006年数字期刊收入总额为6亿元,其中多媒体互动杂志占1亿元;2007年,数字期刊收入总额为7.6亿元,多媒体互动杂志占1.6亿元,数字期刊的整体增长率为26.67%,是传统纸质期刊的两倍有余。数字期刊的用户数量也从2006年的6300万增加到2008年的8950万。④北京的Xplus、ZCOM和广州的POCO,成为业界最知名的三大电子发行平台。具体到每个公司的情况看,2005年到2007年上半年,Xplus风头正劲,员工一度达到210人左右。2006年底,该公司认为电子杂志用户黏度差,难以吸引广告商,通过推广数字报业解决方案,将业务重点转向数字报纸。ZCOM的发展轨迹较为类似,2006年集在线阅读、线上下载、杂志发布的交互式平台宣告建设完成。2006年7月,ZCOM收购了当时流行一时的下载软件“快车”(Flashget)。次年,ZCOM改组为趋势传媒集团旗下的北京互动富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曾经的主业电子杂志降格为集团三大业务之一,Flashget转而成为集团核心业务。⑤至于POCO,其两种原创电子杂志《POCOZine》和《印象》从2004年至今,发行量始终保持第一的名次。不过,随着行业的低迷,POCO转而将自己定位为“原创图片分享社区”,并聚集了一批摄影爱好者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明星开办电子杂志形成潮流。2005年,杨澜抢先试水双周刊《澜LAN》,其后又上线了姐妹刊《天下女人Her Village》。2007年,陈鲁豫创办双周刊《豫约》。随后,徐静蕾主持的双周刊《开啦》上线,半年后总阅读量突破一亿
4.徘徊和思索阶段(2008年之后)
到了2009年,我国数字期刊营收明显疲软,营收回落至6亿元。⑥相比之下,传统纸质期刊年总营收达到145.90亿元,实现利润12.37亿元。⑦相对手机出版、网络游戏,多媒体互动杂志产业占整个数字出版行业产值的比重也很小。由于资金不继,网民兴趣转移,加上内部关于发展方向的分歧,2008年下半年Xplus公司大量裁员并转入低成本运作。⑧意在打造“数字内容的淘宝网”的Zbox昙花一现,2009年悄然倒闭。《澜LAN》和《天下女人Her Village》同样于2009年双双停刊;《豫约》改为不定期出版;《开啦》保持着人气,但由双周刊改为月刊。一时间,多媒体互动杂志到底何去何从,成为业界困惑的一个问题
多媒体互动杂志发展的瓶颈
多媒体互动杂志并没有能够占据产业主流地位。这是因为:一方面,不具备平面媒体独特的连贯性和庄严感,⑨阅读谈不上方便,也缺乏独创性和主流内容。据iResearch调查,网民不看电子杂志的首要因素即是“不符合阅读习惯”。反观传统纸质期刊,原创性强,便于携带,公信力、关注的层次领域远高于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互动杂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