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与增长效应_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_王德文.pdf

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与增长效应_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_王德文.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8 卷 第 5 期 2004 年 9 月 人口研究 Vol28 , No5 September 2004     2 Population Research 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 ———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 王德文  蔡     张学辉 【内容摘要】 人口转变是挑战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 ,个人的生命 周期和代际更替之间的相互叠加 ,通过劳动供给 、储蓄和科技进步等渠道对长期经济增长施加影响 。 本文分析表明 ,人口转变使得中国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开始享受人口红利 ,并一直持续到 2015 年前 后 。为了迎接人口老龄化冲击 , 中国需要通过扩大就业 、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 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三条途径来充分挖掘未来潜在的人口红利 ,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储蓄率 ;经济增长 【作者简介】 王德文 ,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 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蔡  ,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张学辉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 1  引言 实现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到 2020 年 GDP 总量翻两番的目标 , 中国经济需要在未 来 20 年内,保持每年平均以72 %的速度增长 。如果这个 目标能够实现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保持了连 续 40 多年的高速增长 ,可谓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从历史经验来看 , 中国实现这个奇迹 是有可能性的。例如 ,韩国、马来西亚 、新加坡 、泰国、香港等亚太国家和地区 , 自从步入高速经济增长 快车道之后 ,一直保持了40 年以上的快速增长 。1960~2000 年 ,韩国实现了79 %的年平均 GDP 增长 速度 ,香港实现了78 % ,新加坡实现了 87 % ,泰国和马来西亚分别为 71 %和 71 % ( 见表 1) 。如果 没有 1998 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风暴”打击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速度可能更高 。 表 1  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及抚养比变化 中国 日本 韩国 香港 新加坡 泰国 马来西亚 ( ) GDP 增长率 % 1960~1970    27    94    74    89    85    70    59 1970~1980 63 45 75 94 89 69 79 1980~1990 94 41 87 65 74 79 60 1990~2000 101 15 63 46 77 46 72 1960~2000 78 53 79 78 87 71 71 ( ) 抚养比平均值 % 1960~1970 792 491 847 753 818 951 954 1970~1980 753 471 712 570 590 891 841 1980~1990 569 463 524 448 419 661 7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