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地震数值预报———关于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发展战略思考.PDF

论地震数值预报———关于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发展战略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卷特刊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 ! +?@@= #$ 年% 月 ’()* +,-./,. 0(1/)-.(2 (3*-/’ 4/-5.(2-)6 17 8.12,-./,.2 ,9.-:-/; ) A?; #$ 论地震数值预报———关于我国地震预报 研究发展战略的思考 ! # 刘启元 ,吴建春 (!B 中国地震局 地质研究所,北京 !#C ;#B 中国地震局 科技发展司,北京 !$D ) 摘E 要: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必将进一步加速。如何减轻地震 灾害的问题正变得日益严峻。尽管地震预测是一个举世公认的国际性科学难题,但在强化各种减轻 地震灾害措施的同时,仍须大力推进地震预测研究。为此,需要打破长期徘徊在以地震前兆异常监测 为基础的经验性预测局面,把注意力尽快转向研究以动力学为基础的数值预报。以8F+ 为代表的空 间对地观测技术,岩石圈巨型高分辨率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技术以及数值模拟技术已经为地震 数值预报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基础。以地震数值预报为目标的8F+ 阵列地壳形变连续观测, 高分辨率地壳上地幔结构探测,地壳动力学,地震孕育和破裂过程的理论、模拟试验和实际观测,数据 同化和计算软件的开发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现在的问题是,需要积极借助数值天气预报的经验, 强化多学科,多部门的组织协调,尽早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地震动力学数值预报的科学试验。地震数 值预报研究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和地震预报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数值模拟;地震台阵; 8F+ ;地壳形变;数值预报;地震预报 FGG$ ;F##%B HE 文献标识码:AE 文章编号:!G #$#!(#$ )+ #!I % 中图分类号: 初始条件极端敏感,或者更通俗地说,由于非线性相 !E 问题的提出 互作用,任何小事件都有可能自动演化成为地震。 对国际上有关地震预测的争论,我国虽有若干文章 众所周知,中国近乎是世界上惟一设置国家专 介绍[!H ,!G ],但总体上国内学者参与国际上相关的讨 职地震机构并把地震预测作为常规职责的国家。如 论并不充分。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学术界对 何总结$ 多年来我国地震预报事业走过的道路,如 如何推进地震预测研究尚无具体、明确的认识,甚至 何客观评价目前我国地震预测的实际能力,特别是 对是否应该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地震预测也有不同的 如何继续向前推进我国地震预测研究,在这方面虽 看法。 有若干权威论文发表[! J I ],但人们的认识未必一致。 但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对我国来说是一个 另一方面,由于对近年来发生在全球,特别是工 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其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不但 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系列灾难性地震预先没有察 是专业部门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相 觉,引发了国际地震科学界关于“地震能否预测”, 关学术领域的关注。这是因为地震孕育、发生的过 程确实十分复杂。突破地震预报难关不但涉及若干 “是否应该把地震预测作为研究目标”的激烈争 [% J !# ] 地学分支,甚至远超出地球科学的范畴。开放的,而 论 。反对把地震预测作为科学目标的主要理 [!$ ] 不是封闭或半封闭的研究和探讨,无论从那个角度 论依据是地壳介质处于所谓自组织临界状态 。 来说都是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