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从资产重估到要素重估.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型:从资产重估到要素重估

资产价格或向下重估: 数据结论: 从以上资产价格重估的条件来看,资产价格向上重估的条件正在消失。 客观地说,这些条件正在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 (1)经常账户顺差状况改变,或转变为逆差,造成被动货币收缩。 (2)资本不再热衷中国,热钱流出现象频现,造成被动货币收缩。 (3)企业微观行为不再激进,降低了信用创造。 以上变化,都将导致流通中的信用下降,引起资产价格下滑。 1、资产价格向上重估的条件正在消失 资产价格向下重估的投资意义:资本的荒漠 1、大规模的资产价格上升不再重现,股市、债市、房地产市场等都不具备整体性的大规模投资机会。投资告别“阵地战”时代。资本收益的低迷,这样的局面堪称资本的荒漠。这是资产的特质。 2、投资机会看起来比较零散,犹如荒漠中的绿洲。绿洲的大小取决于植被的质量。这是要素的特质。我们要研究,哪些要素的价格将被重估,这些要素的生产需要哪些资源。最终将聚焦民生和创新。 3、制度创新是绿洲能否扩大的条件。 1、资产价格向上重估的条件正在消失 要素价格重估理论 当新技术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新的技术进步已经酝酿,劳动者所要求的回报也正在递增。 2、要素价格重估正在展开 特定新技术的回报率 (该领域资本回报) 更新一代技术的研发投入 社会平均劳动回报 要素价格 开始重估 要素价格重估理论 2、要素价格重估正在展开 计算机科技 回报低迷 投资:新科技创新 劳动力 不再无限供给 投资:人力资本/消费 庞大资金 无高收益出路 长期资金价格低迷 经济增长 缺乏新动力 更多领域:制度释放 要素价格重估理论 创新的价格: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发生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回报呈递减趋势,递减到社会平均回报时,科技进一步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劳动力的价格: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发生后,相对于高科技的低端劳动力大量过剩。过剩劳动力和新技术的结合,是大量的“剩余价值制造”。该技术不再具有优势的时候,生产体系不再具有过剩劳动力,劳动者开始索要更高的回报。这就是为什么每次繁荣的末期都被认为“消费社会来了”。 资本的价格:新技术应用末期,资本已经赚足了该技术的“剩余价值”,在没有新的革命性技术出现时,资本必须忍受低回报;局部的小的新技术,只能在部分时间提高部分资本的回报,形成资本荒漠中的“绿洲”。 2、要素价格重估正在展开 科技创新 在外生货币冲击时,技术也多为引进技术,内生的创新与快速的发展不成正比。当外生货币冲击消失,国内劳动力开始短缺,科技创新变得重要。 2、要素价格重估正在展开 劳动要素 资产价格重估的前提是外生货币冲击,外生的货币与过剩的劳动相结合,才能形成产能。也当这些劳动要素汇报低的时候,才会催生资产泡沫。 当以上循环遇到瓶颈的时候,劳动将要求公正的回报。 2、要素价格重估正在展开 资本要素 资本要素与资产价格不同,当资产价格处于高位,资本要素的回报水平趋于下滑。事实上,每个国家在资产价格重估之后都面临长端利率的下行。 2、要素价格重估正在展开 要素价格重估下的投资意义:寻找绿洲 要素价格向上重估对于资本来说是一个枯燥的事情,不再有大规模的资产价格上扬,资本的“交易价格上升”带来的投资回报降低。资本必须寻找与其他要素结合而产生的实际经营回报。 1、金融服务:当资产价格单向上涨阶段过去,资金回报下滑的时候,资金的管理更加重要,金融服务,特别是非银行金融服务需求上升。 2、大众品牌消费:当劳动要素的回报上升,劳动者不再是单纯的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从而催生大众品牌消费的发展。 3、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无论是资产价格居高不下,还是长期资本收益的下滑,抑或劳动要素回报的上升,都挤压传统产业的利润空间。此时,新兴产业,以及在新兴产业武装之下能够升级的传统产业,独具价值。 2、要素价格重估正在展开 转型与价值度量 1、由于资产价格向上重估的动力消失,企业经营中资本意外的要素价格上扬,不能适应新形势的企业将成为资本杀手,其静态价值不能作为估值的基础,看起来的股票蕴含着价值消耗的风险。 2、面向未来的劳动者和新科技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当前市场中的优势企业能否维持其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成为未知数。这就需要时刻把握社会生活的演变趋势和科技发展的路线。 3、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长期中指数的表现可能很平淡,而其中的成分股不断更新,与社会脱节的公司逐步被淘汰。 4、代表传统产业的公司具有很高的静态价值,但其价值在不断消耗;而代表新技术方向的新兴公司虽然静态价值低,却在不断累积价值。 3、转型与价值度量 传统产业价值消耗的原因:通胀、资产专用性和股市Q值 20世纪美国股市4次见底的共同特征是:股市总市值与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降低到0.3倍以下。 举例来说,蒸汽火车的重置成本很高,但已毫无价值,没人会重置他。 年份 年末的q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