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传统文化与中医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传统文化与中医·绪论 --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贺松其 教授 中医药学院 教学内容 一、课程简介 1 教学目的 2 内容 3 特色 二、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 中国古代文明是中医学萌芽的基础 2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推动中医理论成型 3 医文相渗推动中医人格素质的提高 一、课程简介 选择传统文化中与中医学息息相关的十个专题,详细阐述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的精神(思想)方面的互动关系,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医的本质。 1 内容(共10个专题) 第一讲: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二讲:中西医的本质特点及医学模式 第三讲:内经的人学本质与五运六气 第四讲:原始巫术与巫祝治病 第五讲:《周易》的总体介绍及易医相通 第六讲:占筮与解卦 第七讲:太极模式与中医学 第八讲:神奇的数 第九讲:神秘的星空 第十讲:古代占星术 2 特色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阐释、理解中医学,从而加强对中医学的人学本质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中医学之所以枝繁叶茂,花叶递荣,久盛不败,是因为有着深入而庞大的根系,这根 系恰恰是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肥沃而广袤的土地上。因此,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医学,是真正的寻根工作。 3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中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要研究中医,应从中医文化入手,才能真正挖掘其精华,为现代中医服务。研究和学习中医文化,能有效提高中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开拓思路,古为今用。 选用教材:主要参考以下几种 、医学与人类文化 、中国医学文化史 、古人的多元智慧与养生 、周易与中医学 、医易相通论 二、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她的起源和积淀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并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就中医而言,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成型和发展的基原,(基原者,本原也)。 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学,正是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和背景发生、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和未来。 (一)中国古代文明是中医学萌发的基础 1 古代文明的历史简表 (1)距今1400万年至800万年 拉玛古猿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其化石最初在非洲发现,1980年在我国云南寻县同样发现而且是世界上第一具完整的拉玛猿头骨。 (2)距今250万年前 我们的祖先已生活分布于九州大地,经历了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度。 A 火的发现、保存 B 从穴居到栖木为巢 C 从采野果、狩猎到训养、种植。 (3)距今7至8千年到5000年间 母系氏族繁荣并向父系氏族过度。这一时期的文化极其丰富。如: 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 良渚文化 2 原始中医药开始萌芽 --生命与疾病不可分离 (1)伏羲 《九针》 《帝王世纪》 “尝味百药而 制九针,以 拯夭枉。” (2)神农(炎帝) 《本草》 “尝味草木,宣药疗病,教夭伤人命,百姓日是用而不知。” 又“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通鉴外纪》 (3)黄帝 与 《黄帝内经》,华夏始祖,发明甚多,其臣为医高手 (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推动中医学理论之成型 中医学的显著特点和优势是她的整体医学模式,其理论和实践中充分体现了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神灵-自然哲学-生物-77年恩格尔)。因此,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充分注意到自然、心理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强调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平衡和发展。 中医理论的成型正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实现和完成的。儒、道、法、名、墨、阴阳、纵横、杂、农等(九流十三家) 1、道家 概念 什么是道家? 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宣扬自然天道观,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三”谓何?阴、阳、气也。 道即气--道气学说--精气学说 (3)“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和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管子·内业》 --《内经》在此基础上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