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八章其他行为与动物管理动物行为学.pptxVIP

08第八章其他行为与动物管理动物行为学.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8第八章其他行为与动物管理动物行为学

第八章 其它行为与动物管理 一、修饰行为 二、探究行为 三、应激 四、动物管理的一般性原则 一、修饰行为 (Making-up) 动物个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界面是体表。如昆虫的外骨骼、鱼和爬虫的鳞皮、鸟兽的羽、毛等等。这些界面都有保护作用。 动物对其体表所进行的整理和保养,称为修饰行为。 1、修饰行为的作用 (1)保护身体覆盖层,以发挥最大效用; (2)排除不良刺激,消除体表的废屑皮垢,或向体表涂擦有保护作用的脂性分泌物; (3)作为一种社交手段。 2、修饰行为的方式 (1)独立进行; (2)同类动物之间相互进行。 鸟类:用喙啄理羽毛,游禽用喙向全身羽毛涂抹尾脂腺分泌物; 哺乳类:舌舔(猫、狗)、牙齿啃咬(猪、鼠、兔)、肢体抓挠(猫、狗、鼠)、身体蹭擦(马、牛)、角尖梳理、尾拍打、在地上打滚等。 鸟类整理羽毛(Preening) 哺乳类整理羽毛(grooming) 3、研究修饰行为的意义 (1)有利于根据动物的修饰行为特点合理设计畜舍及牧场设施,改进管理措施。 (2)有利于及早发现动物疾病。 宠物的修饰(化妆) 二、探究行为(Searching Behavior) 探究行为是指动物为了满足某一目的、或由于对环境的好奇而表现出的寻求或试探。 探究行为是“欲求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有时针对具体的事物或环境,例如寻找食物、筑巢材料、栖息地等;有些只是动物所表现的一种反应,没有明显的目的,例如,在面临新环境、新事物时表现出进退两难、好奇与恐惧相交织。 1、探究行为的特点 鸟类就有好奇的表现,哺乳类更发达。啮齿类好啃食新东西,灵长类好摆弄检查。大家畜多依靠视觉探究,中小家畜靠嗅觉和听觉。 例如,牛一般表现为观察-接近-喷鼻-嗅闻-舌舔,逐步接近探究对象;来到新牧场先巡视一圈,找到出口; 探究行为的特点 猪比较胆小,见到陌生对象先发一声警报并逃走,然后在慢慢折回来逐步靠近,嗅闻、舌舔、鼻拱、口咬; 马的视野宽,但景深差,对陌生对象表现为竖耳、注目、鼻孔开张、待逃;接近对象后用唇衔咬、嗅闻。 探究行为的特点 绵羊的探究行为与牛相似,但羊比牛更胆怯,探求时,常抬头竖耳凝视,见有动作或听到声音便逃跑。 山羊对新奇的物体也表现出很强的探究欲望。有时,山羊会对身边饲养员衣服上不同于其他部分的衣兜、衣服边角等特征表现好奇,用鼻嗅闻,用唇轻咬,用舌头舔舐,进而用嘴咬住向下拉扯等探究行为。 探究行为的特点 好奇性的探究有助于动物个体发展出新运动技能和获得新知识。各种家畜的探究方式不同,并充分利用其不同的感官。家畜管理方面有很多措施与探究行为。 2、探究行为的意义 (1)好奇性的探究有助于动物个体发展出新的运动技能和获得新知识。例如,大鼠在斯金纳箱中学会各种按键;仔猪与雏鸡学会使用自动饮水器; 羊羔在出生后半小时内均能站立,随着协调运动的增加,羊羔开始向母羊靠近,从母羊的头部向体侧运动,花费很长时间围绕腿部以鼻端推挤母羊,通过不断的试探活动,寻找乳头位置。此时错误的行为和羊羔的嗅觉活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羊羔最后找到乳头并开始第一次吸吮时,其探究乳头的行为就结束了。 2、探究行为的意义 (2)有利于管理者根据动物探究行为特点进行管理。例如,对惊逃的小马不必去追,一般会自动返回;在牧场设置陷阱式门限,避免动物越过界限;在导牛通道的设计上,通道的曲直、侧壁的高度与颜色均影响到牛群前进的速度;斑马条纹容易使动物徘徊不前。 对使疫的动物应尽量解除其探究行为。 陷阱式门限(一) 陷阱式门限(二) 三、应 激 (stress) 1936年,加拿大Montrel大学Selya教授提出:寒冷、外伤、毒物等外界刺激引起动物产生某些反应,表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加强,激素分泌升高,并影响到动物的免疫系统,降低机体抵抗力,称之为应激。 后来,应激的概念进一步扩大。目前提出:应激是由过度的环境压力或心理压力造成的一种生理紧张状态。 1、动物对应激的反应 各种动物对一定限度内的环境失常,能通过稳恒性、保护行为及顺应等办法来应付,在临床上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症状,但生理机能与行为产生了变化。 2、应激因子 (1)自然环境:物理因素(气候变化)与社会因素(群体因素、敌害出现) (2)人工管理:畜舍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噪音、气味、场地限制)、管理措施(密集饲养、饲喂制度改变、断奶、并窝、转群、断喙、剪尾、打号、运输、免疫注射、疾病等) 目前,以热应激、断奶应激、运输应激、疾病应激最为突出,成为动物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3、应激对动物的影响 动物对自然环境中的应激,多采用逃避的方式; 但在人工管理的条件下,应激往往给动物造成一系列后果,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动物表现出行为失常;在动物群体中,个体地位较低者受应激的影响更大,常导致发病甚至死亡。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