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常心电图的产生机理及其意义要点
正常心电图的产生机理及其意义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按一定的途径和时程,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这种电变化通过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传导到身体表面。引导电极置于体表一定部位所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的波形称为心电图。心电图反映了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
正常心电图波形及其生理意义:由于测量电极安放位置和连线方式(导联方式)不同,所记录到的心电图在波形上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一个P波,一个QRS波群和一个T波。有时在T波后,还出现一个小的U波。
l.P波
反映左有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P波小而圆钝,历时0.08~0.l1s,波幅不超过0.25mV. 2.QRS综合波反映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过程。在不同导联中,这三个波的波幅变化较大且不一定同时出现。正常QRS综合波历时0.06~0.l0s.代表去极化在左、右心室扩布所需的时间。
3.T波
反映两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历时0.05~0.25s,波幅一般为0.1~0.8mV.T波的方向与QRS综合波的主波方向相同。
4.U波
有时在T波之后出现的一个低而宽的小波;方向一般与T波一致,波宽0.1~0.3s,波幅大多在0.05mV以下。U波的意义和成因还不十分清楚。
在心电图中,除了上述各波的形状有特定的意义之外,各波以及它们之间的时程关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项:
1.RP间期(或PQ间期)
是指从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为0.12-0.20s.PR间期代表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由心房、房室交界和房室柬到达心室,并引起心室开始兴奋所需要的时间,故也称为房室传导时间;在房室传导阻滞时,FR间期延长。
2.PR段
从P波终点到Q波起点之间的曲线,通常与基线同一水平,PR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兴奋通过心房之后在向心室传导过程中,要通过房室交界区,兴奋通过此区传导非常缓慢,形成的电位变化也很微弱,一般记录不出来,故在P波之后,曲线又回到基线水平,成为PR段。
3.QT间期
从QRS综合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代表心室开始兴奋到复极化完毕的时间,QT间期的时程与心率成反变关系。
4.ST段
指从QRS综合波的终点到T波的起点之间的一段时程。此段代表两心室均处于去极化状态,心室各部分之间不存在电位差,故记录到一段等电位线。
心肌梗死早期超急性损伤期的心电图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早期超急性损伤期 心电图表现
冠心病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心血管疾病,近十几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我地区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发病年龄年轻化,成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大杀手。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是由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出现严重持久的缺血而致心肌坏死,AMI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常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等[1]。如何认识和识别心肌梗死早期超急性损伤期的心电图改变,从而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或继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复习并结合文献主要对心肌梗死早期超急性损伤期的心电图表现作如下综述。
1 心肌梗死早期超急性损伤期的心电图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在病理性Q波出现之前阶段,称之为超急性损伤期,它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阶段,于冠状动脉闭塞后即刻出现,最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为T波高耸、ST段抬高和急性损伤性阻滞及心律失常[2]。此期持续时间短暂,仅数分或数小时,常于当日或次日达到高峰,罕有持续更长时间。此外,急性心肌梗死自超急性期向充分发展期演变过程中,偶尔出现异常心电图暂时正常化现象,此现象称为超急性期心电图的伪性改善[3],此可视为超急性损伤期心电图变化的另一种特殊表现,不容忽视。
1.1 T波高耸 早在70多年前,心电研究者就已观察到对实验狗结扎冠状动脉后心电图上出现高大T波,嗣后被临床医学家命明为超急期T波,是AMI的最早期表现,发生于ST段升高之前,是心肌梗死的原发性复极异常。此种高耸T波多在AMI发病后1~2 h出现,一般不超过24 h,随即出现典型的心肌梗死图形。我们曾经总结了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1例T波增高者见于发病后7~8 h之内,44例高耸T波出现时间平均为发病后2.5 h。
T波高耸是指面向梗死区的心电图导联上T波的振幅增大,典型者T波增高变尖,呈帐顶状或尖峰状,电压振幅可高达2.0 mV[4],在前壁心肌梗死时表现尤其明显。T波高耸的判定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主要是比对正常T波最高值。正常T波最高值,心前导联为1.8~2.1 mV,肢体导联为0.6~0.8 mV,但临床上罕见有如此高大的正常T波。一般认为当心前导联T波振幅增高1.1 mV,Ⅱ、Ⅲ、avF导联T波振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