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文献通论-读书报告-缩略.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碑刻文献通论-读书报告-缩略概要

南京大学 硕士生 学期 课堂报告 题 目:《碑刻文献学通论》读书报告与反思 学 期: 2015学年 第二学期 学生姓名: LE THI THUY HANG释圆发 (越南) 年 级: 2014硕士生 院系单位: 哲学系 指导老师: 杨维中 教授 课程名称: 世界考古 任课教师: 张良仁 教授(历史系) 完成时间: 2016年07月14日 《碑刻文献学通论》读书报告与反思 我阅读的书名叫《碑刻文献学通论》,作者毛远明,由中华书局于2009年出版。 碑刻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碑刻文献学通论》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碑刻文献学的通论性着作; 那么中国则是用碑刻这种以文字为主体的石刻形式来塑造人文世界,体现着生活秩序。 选材,出于石头的“神圣性”。中国人选择石头做为碑刻的材料并非出自偶然。伊利亚德认为,石头向人们揭示出的一种绝对存在的品质:超越时间、不可伤害。” 碑以载“道”。碑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和浓缩,所谓“藏之名山,传之后世”,指的就是这些重要价值或重要精神财富的流传和继承。 一、碑刻文献——不朽的见证与诠释 1. 3种要素、9个内容、4大价值、8种分类 石刻或碑刻一般具有三个要素:一是石质材料,二是刻写、雕镌手段,三是文字符号、图案、造像等文化信息。凡是符合这三个要素的都应该称作碑刻。 碑刻文献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9个方面:1.碑刻文献产生、发展的历史;2.碑刻文献的著录史;3.碑刻文献的发现、保存和流传;4.碑刻文献的制作;5.碑刻文献的形式类别;6.碑刻文献的形制;7.碑刻文献的内容;8.碑刻文献的整理与辨伪;9.碑刻文献的研究成果及其评价。 碑刻文献材料的特殊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碑刻文献材料异常丰富;2.碑刻文献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3.碑刻文献真实性强;4.产生时间、地点可考。 碑刻的分类比较复杂,从古到今有多种分类,本书中,作者则在诸多考虑之下,分出碑碣、石阙、摩崖、墓志、画像题字、造像记、经幢、器物附刻等8大类,大类后附小类。交叉在所难免,在行文中采用彼此互详的办法来解决。 2.碑刻的保存、摹录、辑录 碑刻完好保存下来的不多。碑刻实物根绝是否原始制作,可以分为六大类:原刻、翻刻、一文多刻、缩刻、伪刻、后世追刻。 石刻实物的保存方式分:(1)集中保存,如各种碑林、碑群、碑园、石刻博物馆等。(2)就地保存,如泰山石刻、五岳碑群、少林寺碑群、北京房山石刻等。(3)私家收藏,如山东潍县陈介祺、长白端方、金石学大家罗振玉等(4)新建碑林,如和南开封翰园碑林、辽宁农民刘春生自建环保碑林等。 将铭文、花纹转移到纸上称为摹录。拓本分类也有几种,(1)拓本获得时间先后和方式不同,分为3种:原拓、重拓、翻拓。 (2)按拓法和墨色不同,分为4种:乌金拓、蝉翼拓、干墨拓、刷墨拓。 拓本图录汇集有5种形式,有:公布拓片图录、并附考证、楷书录文、文史考证、校注。既以一定方式保存了拓片,又扩大了拓本的流通渠道,还方便了研究者索取之需,检索也很方便,其功非浅。 碑刻文献的专题收录数量也较多。如《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编》则收录龙门石窟造像题记2852种,此书注意研究造像的年代、事由、造像主的身份、地位、造像的文体以及佛教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碑刻目录也有多种分法,按时代分,有通代目录和断代目录两种;按区域分,有全国分区和区域两种;按馆藏分公、私馆藏两种。还有专题目录、综合类目录、法帖目录及提要、题跋目录、碑刻论著目录等。 3.碑刻文献发展史的20个要点 学僧将全书中一些关键性知识要点进行了整理,大体有20条,学僧认为作为碑刻文献知识的普及可以稍微记忆一下,对考古与历史研究会有所帮助。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报告: (1)至少在商代,石刻铭文已经萌芽,而且与甲金文字同步。 (2)春秋战国时期的十个鼓形圆石,被现代人定名为《周宣王猎碣》,但年代尚存争议。 (3)《史记》记载,秦代石刻规模原先很大;但秦始皇之“秦七刻石”仅剩2残石、秦二世的“秦七诏书”仅剩十字。 (4)西汉儒家独尊,提倡孝道助长了厚葬之风,建立墓碑、建筑石祠堂以纪念亲人成了孝道的重要体现。 墓表的出现,是丧葬习俗、制度的重大改变。 (5)中国自名为“碑”的最早实物,是1966年四川出土的东汉永建三年(128年)《王孝渊墓铭》。 (6)东汉开始出现形体高大,镌刻精美的丰碑,如《曹全碑》、《鲜于璜碑》等,都是东汉名碑。后世的石刻大抵都遵循汉碑的格局和矩范向前发展。 (7)魏晋南北朝因佛教文化的传播、推广而产生出新的碑刻文献样式“造像记”。 (8)魏晋南北朝也出现了幽埋墓志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