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HIV主要侵犯、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缓慢、死亡率极高。 病原学 HIV属于RNA反转录病毒,分为Ⅰ型(HIV-Ⅰ)和Ⅱ型(HIV-Ⅱ)。HIV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不易存活。对热敏感,60℃以上可迅速被杀死,56℃30分钟灭活。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病人及HIV携带者是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经血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发病机制
临床分期 我国于1996年7月1日起执行的《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标准中,将艾滋病分为3个阶段。 1.急性感染期:HIV感染后4~6周后即可发热,全身不适,头痛,恶心,咽痛,肌痛,关节痛,皮疹,以及颈,枕部淋巴结肿大等。血清检查可检出HIV RNA及P24抗原。因CD8+T细胞升高使CD4/CD8比例倒置,血小板减少。一般持续3~14天后症状消失。 2.无症状感染期:临床常无症状及体征,持续数月至数年。血中可检出HIV RNA、HIV核心及包膜蛋白抗体。此阶段实际上是AIDS的潜伏期,T细胞数尚正常。 3.艾滋病:本期可有五种表现:①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及易感冒等。全身淋巴结、肝脾肿大;②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及下肢瘫痪等;③严重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等;④继发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⑤并发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等。
诊断要点 1.HIV感染者:受检血清初筛实验,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酶法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方面检查阳性,再经确证试验,如蛋白印迹法,固相放射免疫沉淀等方法复核确诊者。 2.艾滋病确诊病例 (1)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确诊为艾滋病患者。①近期(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一个月以上;②近期(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3~5次)一个月以上;③卡氏肺囊虫肺炎(PCP);④卡波息肉瘤(KS);⑤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 (2)若HIV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一项标准, 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患者。①CD4 +/CD8+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CD4+细胞计数下降;②全身淋巴结肿大;③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辨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鉴别诊断 1.其他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 2.肝炎、结核、自身免疫病等引起低热的全身性疾病。 3.细菌性痢疾。 4.恶性肿瘤。 5.细菌性肺炎。 6.原发性真菌感染。 7.原发性CD4 +淋巴细胞减少症(ICL)。 进一步检查 1.急性感染期p24抗原阳性有助诊断。 2.CD4淋巴细胞总数计数及CD4 +/CD8+淋巴细胞比值:CD4+淋巴细胞下降、CD4+/CD8+淋巴细胞比值<1有助诊断。 3.周围血WBC、Hb、RBC、血小板常有不同程度下降。 4.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可增高。 5.非典型病原体病原学检查。 6.恶性肿瘤病理学检查。 治疗原则 1.抗病毒治疗 2.免疫重建 3.治疗并发症 4.对症支持治疗 5.心理治疗 病史采集要点 流行病学资料对艾滋病的诊断非常重要,询问病史时应包括是否与患者和无症状HIV携带者的血液、精子、子宫和阴道分泌物有接触。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输血注射传播(包括静脉吸毒)、母婴传播,其他传播途径还包括器官移植、人工授精。特别要注意是否为高危人群(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 题例 病例摘要:男性,30岁,司机,因发热、乏力、消瘦半年来诊。 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热,多呈低热,一般不超过38℃,伴乏力、全身不适和厌食,大便每天2~3次,正常稀便,无脓血,无腹痛和恶心、呕吐,逐渐消瘦,不咳嗽。病初曾到医院看过,摄胸片及化验血、尿、粪便常规未见异常,遂服中药治疗,不见好转。半年来体重下降约8kg,睡眠尚可。 既往5年前因阑尾炎化脓穿孔手术并输过血,无肝肾疾病和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10年,每天1盒,不饮酒。有冶游史。 查体:T 37.5℃,P 84 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 略消瘦,皮肤未见皮疹和出血点,右颈部和左腋窝各触及1个2cm×2cm大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章 细胞及细胞间质.ppt
- 第一章路面结构与要求.ppt
- 第一章人体测量及评价部分.pdf
- 第一章乳畜品种与其产乳性能.ppt
- 端元选择方法与操作.doc
- 福建省养殖鳗鲡细菌性疾病的调查和防治.pdf
- 福建省漳州市事业单位历年模考题与解析.doc
- 常见危重症识别和现场急救技能.ppt
- 常见鸭病的剖析及防治.doc
- 常见眼部凹陷的类型与临床治疗.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