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局部解剖学(topographic anatomy)
概 述
一、定义:是研究人体各个局部区域内的结构和器官的位置、毗邻、层次关系及临床应用的科学。
二、人体分区:头、颈、胸、腹、盆部、会阴、上、下肢。
三、局部结构的基本形式:
四肢型: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骨。
躯干型: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骨→内脏。
第一章 头 部(head)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
以下颌底、下颌支后缘、乳突、上项线、枕外隆凸的连线与颈部分开。
二、分区:
以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线的连线分为颅部和面部。
三、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额结节:深面正对大脑两半球的额中回。
2.枕外隆凸:其深层为窦汇。(在幼儿时不明显)
3.上项线:其深层为横窦、也是大、小脑的分界线。
4.乳突:居外耳门的后方,根部的前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在乳突深层后半为乙状窦。(在行乳突根治术中、勿损伤面神经及乙状窦)
5.颧弓:全长约3横指(5-6cm),于皮下可触及。其上缘相当于大脑颞叶前端下缘、其深层为颞肌。
6.眶上孔:居上缘的内、中1/3相交处、距正中线约2.5cm,有眶上血管和神经穿出。额部手术局麻注射部位。
7.下颌角:此处骨质薄、易发生骨折,此角向前有面动脉跨过。
8.翼点:多呈“H”形、有时可呈“N”,居颧弓中点上方4cm与额
骨颧突后方2.5-3.0cm的交点处。
9.眶下孔:在眶下缘中点的下方0.5-1.0cm处(男性约0.83cm、女性约0.79cm)。
10.颏孔:成人居下颌第2前磨牙根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连线的中点,距正中线约2.5cm处。
(二)体表投影:
下横线:两侧外耳门和眶下缘最低点的平面(FH平面)。
上横线:眶上缘最高点与FH平面平行的平面。
前纵线:颧弓中点与FH平面垂直的平面。
后纵线:乳突根部后缘与FH平面垂直的平面。
中央沟:上横线与前纵线的交点与后纵线与正中矢状面交点的连线。此线前后各1.5cm的范围内分别代表中央前、后回。
外侧沟:中央沟与上横线的分角线。
翼点:前纵线与上横线的交点处。
脑膜中动脉:前纵沟与下横线的交点,由此向上经翼点为脑膜中动脉前支的体表投影。
第二节 颅 部
一、分部:颅顶、颅底、颅腔
二、颅顶(calvaria):
(一)分区:
前界——眶上缘
额顶枕区 后界——上项线、枕外隆凸
两侧——上颞线
上界——上颞线
颞区
下界——颧弓
(二)额顶枕区层次:
1.皮肤:厚而致密,富含毛囊、汗腺、皮脂腺。易发疖肿及皮脂腺囊肿。(临床上常用于植皮)
2.浅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并以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使皮肤与帽状腱膜紧密连接,将脂肪分隔成无数小格。
特点:(1)纤维隔间含有脂肪、血管、神经和淋巴管,故此层在受感染或外伤出血时,易形成局部肿胀。
(2)外伤引起血管断裂时,血管不能退缩造成出血较多,故应及时止血。
3.枕额肌及帽状腱膜:帽状腱膜的横断伤时,由于额、枕腹的收缩而致伤口裂开,故手术时需缝合、利于裂口的愈合和止血。
头皮:“1+2+3”的联合体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间隙):为一薄层结缔组织,
临床上称此层为颅顶的“危险区”。
特点(1)此层疏松,外伤时易与骨膜分离,引起头皮撕脱;
(2)此层内积血/积脓时,可蔓延至整个颅顶;
(3)此层内有导血管,将颅内的硬脑膜窦与颅外的浅静脉相连,因此头皮或腱膜下间隙的感染可引起颅内感染。
5.颅骨外膜:为一层薄而致密的结缔组织膜,与颅骨外表面相连、易分离,与颅缝结合紧密、因此骨膜下血肿常局限于某一块颅骨的范围内、不向四周扩散,借此可与腱膜下积脓(液)相区别。
6.颅顶骨:厚薄不一,成人平均厚度为5mm、在枕外隆凸处可达11~12cm、颞区仅1~2mm。自4岁以后,逐渐分化为内、外板及板障。
外板——由骨密质构成
板障——内有板障静脉
内板——薄而脆,故称“玻璃样板”
受外伤时:外板暂时下陷→外力消失→恢复
内板→骨折→脑组织
小儿的无板障、弹性较成人的大,故受暴力打击时,多发生凹陷性骨折。
(三)颞区层次:
1.皮肤:较额顶枕区稍薄、移动性较大,有利于切口缝合。
2.浅筋膜:前部较薄、后部较厚,此层脂肪较少。
3.颞筋膜:浅层—为颅顶帽状腱膜向颞区延续而来的薄膜深层—为致密结缔组织,起自上颞线、覆盖整个颞肌
4.颞肌:居颞筋膜深层深面,对脑膜和脑组织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故颞区为开颅术的常用入路。
5.颅骨外膜:较薄,紧贴颞骨表面、剥离困难,故此区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
(四)颅顶部的血管、淋巴、神经:
1.血管、神经的位置:主干均位于皮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章 预防传染病及寄生虫病.ppt
- 2016-2017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3月13日-3月19日)新人教版必修3.doc
- 急救常识---急诊医学课件_5第五章__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ppt
- 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ppt
- 急性脑水肿模型的建立与不同时相变化的研究.pdf
- 急性肾衰与药物的影响tu.ppt
- 2016-2017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3月13日-3月19日)新人教版选修3.doc
- 急性心功能衰竭与其治疗.ppt
- 急诊和灾难医学重点总结.doc
- 2016-2017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3月20日-3月26日)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闽教版(2020)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新职业在线课程体系构建与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夜间餐饮消费市场消费者偏好与需求研究报告.docx
- 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在智能家居行业市场前景预测报告[001].docx
- 2025年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健康管理服务与服务模式创新趋势.docx
- 2025年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定位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docx
-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报告.docx
- 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达标名校2025届中考生物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2.doc
- 肿瘤治疗市场2025:精准医疗技术应用与市场规模增长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在能源转型中的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