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做好对日奋斗尖锐升级的准备 》有感
《 做好对日斗争尖锐升级的准备 》有感
环球日报22日刊登了一篇文章——《 做好对日斗争尖锐升级的准备 》好文章,正当其时。文章及时的提醒了善良的中国人,不能以君子之心度豺狼之腹。如同一个佛教徒遇到一只豺狼,无论他怎样的慈悲为怀,无论他念上多少遍阿弥陀佛,都不会改变狼要吃人的本性。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中国政府尽管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和善意,面对日本人的步步紧逼,中国政府一忍再忍,屡屡退让,抗议、提醒、规劝、感化,中国媒体也一再提醒,“中日两国大局至关重要”。“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中日两国谁也离不开谁”、“右翼势力正在把日本政府拖向危险境地”、“民族情绪对中日两国大局不利”诸如此类,活脱脱一尊活菩萨。日本人呢?仍然不为所动,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一步一步的把中国逼向墙角。
忍为高,和为贵,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曾一度被冠之以“和文化”推向全球,到今天才明白,对“丛林世界”而言,孔老夫子这些东东,屁事不顶,根本就是对牛弹琴!
反思中国的对外政策,民间有一句俗语,十分贴切,即“烟袋锅一头热”。
另有一句俗语,一句极其通俗的语言,胜过一些专家的鸿篇巨著:人善得人欺,马善得人骑。
还有一句话,可能近乎残暴,{说它残暴,其实也不算残暴,必要的时候,说出来可以表明决心,长自己的志气,灭对手的威风。邓小平在同撒切尔夫人谈到中国恢复香港主权时就曾经说过“中国人不怕死”之类的狠话},这句话对于提振那些“恐美症”、“恐日症”患者的志气或许大有裨益,那就是:一人拼命,十人难挡。
时下,专家们在谈论力量对比时总是“见物不见人”,张口闭口就是同别人相比“还有多大差距”,根本原因就是忘记了人的因素第一,忘记了“一人拼命,十人难挡”这个真理。
说到此,让人不得不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力量的对比不仅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战争之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多么凝练、精辟的语言,如火山爆发,雷霆万钧,气势如虹,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感染力。这些话语,言犹在耳,同毛主席所有文稿、著作、言论一起形成了中国人不可多得的巨大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
遥想当年,新中国穷则思变,苦苦积累,工农业基础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攒下了家底,为后来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人的衣食虽然清苦,但意气风发,扬眉吐气,政治经济、国防外交,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中国人民手里。正像一部反映解放战争的影片里的一句台词“蒋介石的算盘历来是靠我们拨动的”。
1970年,本人正在北京卫戍区某部服役,所在连队曾担任首都机场的警卫任务,亲眼见证了先后50多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纷纷来华访问,《建交公报》三天两头见诸报端,“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正是那年月的真实写照。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大恢复我合法席位,并成为常任理事国。
毛主席外交路线取得了伟大地历史性胜利。
次年,尼克松访华。
新中国成立,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世界格局因此而发生巨大变化,极大的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独立、解放成为那个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因此,也引发了西方列强的躁动和不安,他们对此恨之入骨,他们以对新中国的刻骨仇恨,制裁、封锁、禁运,无所不用其极。
20年过去,尼克松来了,封锁结束了。怀着忐忑的心情,在中南海菊香书屋里的一间书斋里,尼克松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说:“我只和你谈哲学问题,其他问题你和他{指周恩来}谈”。从此,毛泽东、尼克松建立了“师生”关系。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离去,尼克松不无感慨地说:“毛泽东是伟人中的伟人”。
关于这次访问,当年金日成的一句评语极为深刻:“尼克松访华,不是胜利者的挺进,而是失败者的跋涉”。
......
曾几何时,朋友纷纷离去,冤家接踵而来。按照那位外交家吴建民的说法,中国遇到了“麻烦”
......
下午,在凤凰网,偶然间看到好像是北京卫视制作的电视片《档案》记录了当年的“三大战役”,其中淮海战役一集,演绎、再现了惊天地,泣鬼神,威武雄壮,波澜壮阔的战争活剧。淮海战场,烽火连天,当年那个举世罕见的精锐之师——黄维兵团,全部机械化,美式装备,飞机,重炮,坦克,汽车,火焰喷射器。这些玩意儿,对解放军来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为了拯救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直扑我华中野战军。当时的力量对比如果让今天的专家来评说,简直是天上地下,只有四个字方为上策——“溜之大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inux 中壅塞与非壅塞 同步与异步.doc
- matlab入门基础教程-PPT.ppt
- MBA语文-作文模板(论证有效性剖析).doc
- MBA治理类006——倾销经理人指数.doc
- loving sentence 有关爱的句子.doc
- Module 1 Book 1 同步习题.doc
- Module 6 Unit 2 He didn’t come back.教案.doc
- Module 8 Unit 2 Where did you go 教案.doc
- Module8 Unit1 What did she play教案.doc
- MRP运算原理培训资料.ppt
-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带答案.docx
- 中山市冠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答案一套.docx
-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答案1套.docx
-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学生专用.docx
-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一套.docx
-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新.docx
-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docx
-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