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容身科学长大观 创立情况秀丽镇
立足科学发展观 创建环境优美镇
——白霓镇清洁家园建设工作总结
白霓镇位于鄂南三县的中心,106国道和正在建设中的杭瑞高速公路东西纵贯。全镇版图面积147平方公里,共有23个行政村,187个村民小组,13428户,57000人。党中央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白霓镇委、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把握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按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全面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着力生态镇、文明镇,开展农业产业化、农民住宅新型化、村容村貌城镇化、环境优美化、社会和谐化为目标,上下联动,积极推进全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一个环境优美的乡镇已经形成。
一、围绕科学发展,抓“清洁家园”建设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一切工作的启动器。在“清洁家园创建”活动中,我们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牢牢抓住生态村建设的战略发展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创建全省、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指导思想,立足白霓实际,以产业化建设为重点,发展的路子走活了“三步棋”:
1、走活集镇建设的“形象棋”
集镇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窗口,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舞台。白霓虽是千年古镇,但与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略显滞后。2008年,我们抓住106国道改道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的契机,对古镇进行了“兴建”、“整容”、“美化”,以集镇大变化,促进经济大发展。
一是解放思想打造大气象。在集镇建设方面,我们本着一张蓝图一支笔,一届一届画到底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超前规划,科学设计,和谐重组,稳步推进,新街道建设与老城区改造并举。我们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束缚了手脚,市民也没有被眼前的利益遮盖了眼睛。着眼长远、顾全大局,白霓集镇新规划的街道和建筑,初步呈现了城市气派。
二是文明创建树立好印象。城镇建设不仅抓好“建”这个重点,还要抓好“管”这个关键。我们重点建设行政服务区(文化服务中心,供电站营业所,白霓粮食储备中心,加油站,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二、三线开展,省道连接线硬化及双边开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城管执法大队的监察管理职能,重点整治车乱(严禁乱停乱靠,做到停靠有序),摊乱(行商居点,坐商居店,严禁出店经营),渣乱(实行门前四包,渣子严禁乱泼乱倒,不留卫生死角,定点投放,按时清收)。
三是科学规划建设新景象。2006年我们耗资40万元聘请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正华设计公司完成了白霓城区规划修编。并制订了近、中期和远期规划,同时,结合实际,先后完成了石山、金龙、大市、古桥、余耕、白霓等村新农村规划和全镇产业布局规划。
2、走活引资立项的“招商棋”
招商引资,产业化建设企业是集镇发展和繁荣的支柱。我们立足现状、结合实际,优化发展环境,狠抓招商局和专业化建设。每个项目成立一个服务工作专班,突出工作重点,掀起了引资立项的新高潮。一是围绕支柱产业抓招商。我们在镇北新区征地150余亩,建立了以生产小麻花为主的食品工业园,君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富得利食品厂已分别投资500万元以上在工业园建成了新厂房和投产。目前,食品麻花规模以上企业有众望、金欣、君欢、示阳四家。二是围绕传统产业抓招商。我们通过多方努力,以承租形式引进李老板投资350万元,增加机械设备150台套,使瘫痪8年之久的毛巾厂恢复了生机,使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带来了社会效益。三是围绕老企业抓招商。原商场职工租赁商场后,对商场进行了改造和装修,新增营业面积2000平方米,商场面貌焕然一新,既美化了自身环境,又创造了更多商机。
3、走活“山上再造一个白霓”的“增收棋”
市委向全市发出了“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的战略号召以来。我镇掀起了“在山上再造一个白霓”的新高潮。引进大小老板30余人,共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开发荒山3万余亩,其中水果基地7100亩,泡桐、雷竹等速生丰产林基地29000亩,同时,结合“再造”工程,引进“正大”集团精武鸭业在我镇落户投资,正在建设大型养猪场和鸭孵化场,一批新兴的拳头产业在我镇初步形成规模。
二、围绕乡风文明,抓“清洁家园”建设
抓“清洁家园”建设,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倡导文明新风入手,着力培育新型农民。1、培养科技型农民。在全镇23个村开展了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为目标,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为主题的“阳光培训”工程,全镇年培训农民1600人次,每村培养3—5名学用科技明白人。2、培养法制型农民。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强了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