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轮复习 必修一第四单元(一) 第1讲
例1(北京文综,15题)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例3(2012·大纲全国,17题)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史料二 官与民之担负(漫画) 考向 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启示 干扰选项的设置有的是错误结论,有的是与题干无关的拼玫凑。 A 考向 考查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识记。 启示 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及易混知识的识别。 D 考向 考查甲午海战读图能力。 启示 注意重要地理名词的空间定位。 A 答案 B B A.敢于反抗外来侵略 B.勇于维护领土完整 C.积极打击走私贩毒 D.努力维护清朝统治 答案 A D 答案 D 返回 2012年各省高考真题体验 B 解析: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并未完全打开中国的市场,西方列强认为获得的政治经济权益不够,所以对中国提出“修约”的要求,故B项正确。当时西方国家通过《南京条约》附件已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故A项错误。清政府基本遵守了《南京条约》的规定,故C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时总理衙门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 例2(2012·重庆文综,16题)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材料主张对中国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体现这一要求的是《辛丑条约》中“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的条款,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所述条约均不涉及对中国进行军事占领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和区别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D 例4(2012·海南单科,14题)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是“教案颁发”和教堂作恶的传言盛行。这一信息的出现是民族矛盾加剧导致的。教案频发、教堂作恶的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不是清政府允许传教,而是列强侵华加剧,故A错误。天平天国运动已在1864年失败,与吧“1870年”不符,故D项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该条款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导致中国无法单独决定自己的关税,因此选A项。 考纲解读 ★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高考大纲 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的民主革命这两部分是因果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复习中应注意结合考纲把握。本专题应特别注意两条线索:一条是中国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另一条线索是近代中国各阶级是如何开展救国运动的。 分析解读 ★ 辛亥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命题规律 1.考查内容:近四年的全国新课标地区都将本专题作为考查的重点,出现43次,其中2012年出现12次。如2012年重庆文综第15题、安徽文综第17题等。 2.题型赋分:本专题试题常见题型是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选择题为3~4分,非选择题一般在10分左右。如2012年重庆文综第37(3)题为10分。 3.能力层次:本专题试题考查的能力主要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非选择题难度中等偏上。 4.考查方式:多引用新材料、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联系,侧重于周年大事的考查。如2012年安徽文综第17题、福建文综第16题都涉及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百年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痛经的启事.doc
- 痛经的处理办法.doc
- 瘦腰瘦腿美臀小常识.doc
- 癫痫患者的高压氧如何样护理.doc
- 疫情直报系统统计规矩.doc
- 白宫2012.8.22 Remarks by the First Lady at Joining Forces Veterans Hiring Event.doc
- 白宫系列2012.8.22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at a Campaign Event.doc
- 白灵菇采后低温气调包装保鲜试验.pdf
- 白细胞削减和粒细胞缺少症.doc
- 白宫2012.8.22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at a Campaign Event -- New York, NY.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