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郑胜利与光复台湾.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胜利与光复台湾

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原名叫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小名福松,福建省南安县石井村人。石井村形势险要,背依巍峨山峦,面对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山环而相顾,水潮而有信。”金门岛隔海相望,离著名的海滨城市——厦门市只有四十多公里。郑成功与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者亦于同年侵占台湾)生于日本国,母亲是日本人,叫田川翁子,父亲叫郑芝龙。郑芝龙在日本做鞋子买卖时,结识颜思齐等人,反对德川幕府的暴政,事泄逃到台湾。公元一六二五年,颜思齐病死,众推郑芝龙为首,结成一个武装集团。公元一六二八年(崇祯元年),郑芝龙受明朝政府招抚,被任命为都督同知。郑成功出生后和母亲一起住在日本,直到七岁时才离开母亲先行回国,回国后在福建安海读书,十五岁考中秀才;二十一岁时,随父亲郑芝龙到南京,进入国子监读书。当时他在南京看到南明弘光小朝廷的腐败无能,又听到许多忠义之士英勇不屈的斗争事迹,尤其敬佩史可法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于公元1645年依然离开南京回到福建,在福建见到隆武皇帝朱聿键。隆武帝见他年轻有为,视为知己,说:“可惜我没有女儿嫁给你!”赐其朱姓,改名成功,这就是民间称郑成功为“国姓爷”的由来。 郑成功22岁任南明隆武帝御营中军都督。1646年秋,清兵进攻福建,其父郑芝龙投降清朝,郑成功遂与父决裂,收拾残部,募兵抗清。1651年到1652年在闽南小盈岭、海澄等地取得3次重大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1656年,在厦门围头海域歼灭清水师约3万人。永历十二年(1658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七万与浙东张煌言会师,决定大举北伐。大军进入长江之前,于羊山海域遭遇飓风,损失非常惨重,只得暂且退回厦门。 隔年,郑成功再次率领大军北伐,会同张煌言部队顺利进入长江,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镇江、瓜洲,接连取得定海关战役、瓜州战役、镇江战役的胜利,并包围了南京。后因郑成功中清军缓兵之计,意外遭到清军突袭,致使郑军大败,损兵折将。郑成功兵败后,试图攻取崇明县,做为再次进攻长江的阵地,却久攻不克,只好全军退回厦门。南京之战可说是郑成功生涯当中最重要的一役,却是先盛后衰,以大败收场,使郑成功的反清大业受到致命挫折。 永历十四年(1660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军将领达素所率水师四万余人,取得厦门战役的胜利,声威复振。 北伐南京失败后,郑成功所部元气大伤,并且面临军粮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大军的后勤给养,郑成功决定前往台湾。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荷兰于台湾拥有两大防御要塞,一为位于 HYPERLINK /view/646433.htm \t _blank 大员的热兰遮城(Fort Zeelandia,今 HYPERLINK /view/110217.htm \t _blank 台南市安平古堡),二为位于 HYPERLINK /view/365556.htm \t _blank 台江内陆赤崁地方的普罗民遮城。四月初一(1661年4月30日),郑军经由鹿耳门海道进入台江内海并于禾寮港(今台南市北区开元寺附近)登陆,意图先求取防御薄弱的普罗民遮城(Provinta,今台南 HYPERLINK /view/1777436.htm \t _blank 赤崁楼)。随后郑军在台江海域与荷兰军舰展开海战,击沉荷军舰Hector号,取得台江内海控制权,并同时在北线尾地区击败荷兰陆军,以优势兵力包围普罗民遮城。不久,于四月五日(1661年5月4日)即迫使普罗民遮城守军出降。五月二日,郑成功改赤崁地方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以府为 HYPERLINK /view/1014250.htm \t _blank 承天府,天兴县、 HYPERLINK /view/73223.htm \t _blank 万年县。   在取得普罗民遮城做为据点之后,郑军随即由海、陆两面围困热兰遮城。由于考虑到两万大军的粮饷调度不易,郑成功并没有做 HYPERLINK /view/128570.htm \t _blank 持久战的打算,一开始即对 HYPERLINK /view/1416127.htm \t _blank 热兰遮城施压,试图胁迫荷兰军队投降。遭荷兰大员长官 HYPERLINK /view/612921.htm \t _blank 揆一(Frederik Coyett)拒绝其投降要求之后,郑成功一度下令强攻热兰遮城,却遭遇荷军极顽强抵抗,郑军损失惨重。由于强攻不下,加之大军粮食短缺,使得郑成功被迫改变策略,派出大部分的军队至南北各地屯田、征收钱粮,以解大军乏粮的燃眉之急,对热兰遮城改采长期包围的战略。   永历十五年(1661年)七月, HYPERLINK /view/267796.htm \t _blank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