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遗传学的物质基础 目的要求: 重 点: 2.4 细胞与细胞分裂 2.4.2 细胞的构造 --- 细胞的构造 2.4.3 染色体(chromosome) 染色体(chromosome)的形态 ----染色体的形态 ----染色体的形态 ----染色体的构造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 染色体的数目(modal number) 一些动物的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组型 (chromosome karyotype)及组型分析 (karyotype analysis) 1、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组型分析步骤 1) 制作染色体图片: 2) 计算几个指标: ---组型分析步骤 2.5.3细胞分裂(cell cleavage) 2.5.3.1 分裂间期 (interphase) 2.5.3.2 有丝分裂期 (mitotic cycle) 在有丝分裂中母细胞与子细胞的异同 2.5.3 减数分裂 (meiosis) 减数第一次分裂1 减数第一次分裂2 减数第一次分裂3 减数第一次分裂4 减数第一次分裂5 减数第一次分裂6 2.5.3.2 减数第二次分裂 2.5.3.3 减数分裂的意义 2.5.3.4 配子形成 精子形成 卵子形成 精子形成 卵子形成 染色体在动物生活史中的周期变化 (2)中期Ⅰ:(metaphase Ⅰ):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Ⅰ (anaphaseⅠ) ; 双价体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移向两极。 (4)末期Ⅰ (telophase Ⅰ) : 染色体达到细胞的两极,开始新核重组,完成细胞分裂。 重复有丝分裂的过程,但无联会,四合体现象。次级母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分配给两个性细胞。 ①减数分裂使得有性生殖的生物有可能世代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②有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父方与母方的染色体在赤道板的两侧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父方与母方的染色体都可在每个配子中进行组合。 ③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进一步造成了父方与母方的遗传性状在配子中重组。 ---重复序列 卫星DNA中以少数核苷酸为单位的串联重复序列称VNTR,6-25bps的为minisatellite,2-6bps为microsatellite DNA。 基因家族和基因簇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称gene family。 若gene family成员紧密连锁,成簇状集中分布排列在同一条染色体某一区域,称gene cluster。 2.5.1 细胞是生命基本单位 细胞是构成生物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细胞是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1)细胞膜 (cell membrane) (2)细胞质 (cytoplasm) 1)线粒体 (mitochondrion chondriosome ) 2)中心体(centrosome ) 3)核糖体(ribosome) 4)内质网 ( endoplasmic reticulum ) (3)细胞核(cell nucleus) 真核生物的细胞中都有细胞核。通常一个细胞只有一个核,但也有两个或多个核的。细胞核中有重要物质——染色质(chromatin)。 细胞核主要由核仁(nucleolus)、核质(nucleoplasm)、核膜(nuclear membrane)所构成。 线粒体 溶酶体 细胞构造示意图 在细胞核内一类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小体。 其化学成分是核酸蛋白。核酸蛋白主要由DNA和蛋白质(protein)组成。 染色体中的蛋白质由非组蛋白和组蛋白(histone)组成。 观察与划分的时间:细胞分裂中期 划分依据:臂比。 根据着丝点的位置不同,把染色体分成两个大致相等或长短不等的两个臂,计算臂比(臂比=长臂/短臂) 。根据臂比将染色体分为四种形态: ①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etacentric):记为“M”。着丝点位于染色体中央,两臂等长;臂比为1.0-1.7; ②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acrometacetric):记为“SM”。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靠近中央的部位,染色体有一个稍长的臂和一个稍短的臂;臂比为1.7-3.0。 ③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acrocentric):记为“ST”。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一端的附近,两臂长度差异显著;臂比为3.0-7.0。 ④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elocentric):记为“T”。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末端,染色体只显现一个臂;臂比为7.0以上。 ①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