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语文高考古代汉语复习课件:词类活用.pptVIP

高三语文高考古代汉语复习课件:词类活用.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类的活用 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叹词 “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同现代汉语大同小异 1 划分词类的依据和标准不同 “语法功能” 、“词汇意义” 刘淇《助字辨略·序》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 2 实词和虚词的范围不同 一般将古汉语的词类划分如下: 实词——古汉语中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独立回答问题、含义比较实在具体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古汉语中虽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有时不能独立回答问题、词汇意义比较抽象的词,以及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主要表示语法意义的词。虚词包括: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在古汉语学习中,不必过分追究某些词(如“之、所、者、是”)一定属于哪一类,而要把精力用在掌握这些词的语法功能、词汇意义和用法特点上 实词的活用 临时改变实词的基本功能,使甲类词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功能。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词的兼类 是指某些词同时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 言① 动词。意为说、议论、告诉、陈述等,《尚书·无逸》:“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 ② 名词。话、言论,引申指一句话,如《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③ 代词。我,《诗经·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兮。 饭① 动词。吃饭,如《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也在其中矣。”② 名词。本指煮熟的谷类食品,多指米饭《周书》云:‘黄帝始炊谷为饭。’”引申指每天定时吃的食物(如早饭、中饭、晚饭)。 益① 动词。意为河水溢涨,《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标志)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 ② 名词。利益,好处。如《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 ③ 副词。更加,如《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殆① 形容词。危险,如《庄子·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② 副词。大概,恐怕,也许,如《孟子·梁惠王上》:“殆有甚焉。” 词类活用的是指某些词在具体的上下文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而词的兼类是指某些词本来就具有两类或三类词性,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具有经常性的特点。 词类活用具有某些修辞作用,可以使得语言运用更加灵活。 “形势喜人”和“形势使人喜” 春风又绿江南岸。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词类活用的现象现代汉语里也有,如“铁了心”、“枪毙”、“丰富词汇”、“端正思想”等 名词的活用 名词的使动用法,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 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活用为意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名词意动用法中的宾语省略 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无特殊的语法标志。二者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含义上。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主语发出或产生的,是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相关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然则德我乎? 曹子手剑而从之。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方位名词也可活用为一般动词。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 (1) 两个名词连用 ① 构成主谓关系 大楚兴,陈胜王。 汉王方食,曰:‘子房前!’ ② 构成动宾关系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③ 形成动补关系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名词前面如果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