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智取生辰纲--王德贵2015.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取生辰纲 作者: 施耐庵 课文导入 1.大家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好汉歌》 它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水浒传》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节选自古典小说《水浒》第十六回的一个故事——《智取生辰纲》。 吴承恩 《西游记》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曹雪芹《红楼梦》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主题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后来在罗贯中的协助下完成了《水浒传》,借书中人寄托自己的理想、悲哀。 杨志: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第12回) 。 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 ;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 ;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 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是杨家将的后代。一心想做官, “博个封妻荫子”。但押花石纲时翻了船,押生辰纲又被劫。 无奈上二龙山做了寨主。后归了梁山泊。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面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财宝,负责押送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思,力求 “生辰纲”不失;而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众好汉志在必得。这场英雄与 英雄之间的斗智斗谋,最终结果如何呢?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2.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理解元、明间白话跟现代汉语的异同。 重点 理清故事情节,根据人物言行分析人物性格。 难点 杨志押送生辰纲的失败原因,元、明间白话跟现代汉语的异同。 问题一、作品简介: 《水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作于元末明初。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加工定型。全书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形象。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问题二、写作背景: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也叫《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它是我国最优秀的英雄传奇小说。其作者署名为“施耐庵”。不过长期以来,关于其人生平均无可考证,疑为假托之名。后从零星典籍知其可能投身过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队伍,后因张士诚不思进取,其继承人更是贪婪残暴,施耐庵等有志之士只好黯然远走。后来在罗贯中的协助下完成了《水浒》这部书,借书中人寄托自己的理想、悲哀。 问题三、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文题目的含义? “生辰”、即生日,诞辰。“纲”,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生辰纲”,即编队运送的大批寿礼。“智取”,即用智谋劫去、获得。 分析小说情节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用怎样的方式从谁的手中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智取;杨志 。 课文研读 (一)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依据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层次理清本文情节。 第一部分(第1—4段):杨志押送生辰纲(开端、发展)。 第二部分(第5—11段):众好汉智取生辰纲(高潮、结局)。 第三部分(第12段):八位好汉姓名及“智取”细节介绍。 故事的开端:杨志改时送生辰纲(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 故事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 故事进一步发展:白胜设计诱官军(“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 故事高潮:杨志无奈买白酒(“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 故事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 尾声:吴用智取生辰纲(最后两段)。 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简要分析出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讨论题: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 “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与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的碰见是不是偶然的呢? 不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 (2)为什么吴用要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劫取生辰纲呢? ?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