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粽叶飘香话端午
海盐县于城镇中心小学 肖金良
一、我们的活动缘由
开学初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老师和以往一样给我们发了选题征询卡,然后给我们举了好多例子,告诉了我们许多的选题秘诀,要求同学们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特点选择想探究的主题。同学们都很兴奋,叽叽喳喳地相互讨论着,很快一节课过去了。在随后的选题卡整理中,发现很多同学都想研究传统节日,看来大家对刚刚过去的新年真是念念不忘啊。老师也看懂了我们的心思,说:“传统节日很多,但有一个和我们嘉兴的一样特产紧密相联,你们猜是哪一个?”同学们早已心领神会,“端午节,嘉兴粽子!”于是,在这样的轻松与愉快中,研究端午习俗的主题《粽叶飘香话端午》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二、我们的活动目标
围绕着主题,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了如下四方面的目标,请看:
1.认知和技能:
通过对端午节的来源的调查,搜集关于端午节的诗词、歌谣,采访本地居民,学习包粽子等活动更全面地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课内外活动,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过程,了解小课题研究经历的自主发现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寻求各种途径解决问题以及总结交流的一般过程,培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1)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课题研究,增强学生对家乡、对端午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同学们对文化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感受悠久的华夏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美德,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各子课题展示汇报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和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端午节的起源又是怎样的呢?看看端午探秘组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精彩的展示?
端午之源
端午探秘组:
端午的意思是五月的第一个五日,即五月初五。晋朝《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明确指出端取开端和初始之意。而午不仅与五同音,古代两字相通,端午又称端五;而且,在古人用十二地支对应月份的排列中,午正是五月,因此端午具备了专指五月初五的含义。然而它的最终定名是在唐代。那是因为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为了避讳,当时经大臣提议,把端五正式定名为端午,并延续至今。关于的由来,多说法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组:
端午节的别称和传说异彩纷呈,那么古往今来的人们又是怎样欢度这一节日的呢?看风俗民情小组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呢?
通过查询,我们了解到在过去人们过端午节时往往比较讲究,大多数人家的父母要给其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孩子额头画王字悬挂菖蒲、艾草熏艾烟吃粽子、喝雄黄酒、吃煨还用五彩丝、肚兜、绣球等小饰品驱邪、除疫祈福端午节,虽然不及春节那样热闹隆重,但也是一年中一个大的节日,特别是对出生在缺吃少穿年代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个让人十分期待的日子。
农历五月的乡村,是收割麦子、油菜,准备种早稻的农忙季节。但无论多么忙碌,大人们对端午节绝不会含糊。有割艾草、挂香囊的习惯,赛龙舟也被作为封资修的东西,退出了端午的活动。于是,腌鸭蛋,抓黄鳝,包粽子成了童年端午节最深刻的记忆。心灵手巧组提起端午节,我们总是想起香的粽子。心灵手巧小组的同学
包粽子绝对是个技术活,将粽叶一卷,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放一层米,中间放入红枣后再放米,并用勺子捣一捣,再把叶子盖回去,组看来啊,端午节的名堂还真是不少,难怪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在端午节留下自己的诗词佳句,这不,诗情画意组的同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
我们组的同学还编了几首童谣呢,请听。
“雄(xiónɡ)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挂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过端午,那儿过端午,处处过端午。”
“笃笃笃,卖糖枣;糯米粽子四只角;吃你个肉,还你个壳;啥人个肉壳满地笃。”
除了童谣,我们还带来几张介绍端午的手抄报,请看。
我们几位同学还创意了推销家乡粽子的广告呢?
吃了嘉兴粽子,神马都是浮云。
嘉兴粽子――牛!
吃好的粽子,就要五芳斋。
活动的最后,我们还随机问了一些家长,他们都表示我们这儿的端午节缺少一些有民俗风情的群众性活动,希望政府能给他们搭建这样的一些活动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如何来传承家乡的民俗文化?这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就留给我们现场的同学们吧,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四、我们的活动感受
我们这个活动历经近一个学期,同学们有困惑也有欢笑,请听我们班几位同学的心声吧!
1、这次参加了《粽叶飘香话端午》的综合实践活动,既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还让我学会了包粽子、怎样采访别人等。以前到了端午时只是享受粽子的美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