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州文化名人(宁远篇)
搜集整理者 姜石恩
目标维度:
1.了解永州概况。
2.了解永州文化名人事迹及其文化内涵。
3.增强永州学子的自豪感,激发学子在心中树立理想。
过程与方法:搜集资料,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
1、了解永州文化名人事迹、文化。
2、增强永州学子的自豪感,激发学子在心中树立理想。
永州概况:
永州位于湖南西南部,东接郴州,东南与广东清远市为邻,西南达广西贺州市,西连广西桂林,西北紧挨邵阳,东北靠衡阳。总面积2.24万平方千米,总人口(2011年)580万。分为“南六县”(道县、宁远、江永、江华、蓝山和新田)和“北五县”(祁阳、东安、双牌、芝山区和冷水滩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九县两区”。
面积最大的是江华瑶族自治县(3216平方千米),宁远面积位居第三(2508平方千米),面积最小的是新田县(1004平方千米);人口最多的是祁阳县(102万),宁远人口排第二(79万),人口最少的是双牌县,只有17万居民。
永州是一本书,其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据权威专家考证,永州是“世界稻作农业之源”(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域之一)、“中国陶瓷业之源”(世界上最早掌握陶瓷制作技艺的地域之一)和“中华文明道德之源”(长眠于宁远九嶷山的舜帝是中华文明道德的始祖)。舜的开明治国和任人唯贤,柳宗元的惜民爱民思想,周敦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女书”的神秘莫测和瑶族文化的千姿百态,以及道县五蟾(chán)岩文物的出土,无一不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宝库。
永州山水,融“奇、绝、险、秀”与美丽传说于一体,汇自然情趣与历史文化于一身。永州柳子庙、宁远九嶷山和舜帝陵、祁阳浯溪碑林、双牌阳明山、东安舜皇山和道县湘源温泉等皆已成为旅游热点。
而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主要介绍文化名人及他们的事迹。
舜帝及湘夫人的传说
一、出生和成长
要论永州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毫无疑问当属长眠于宁远九嶷山的舜帝——没有“之一”!
舜,又叫虞舜,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山东诸城人,姓姚,名重华(宁远一中门口那条路叫重华路,大桥叫重华桥,即得名于斯)。少时家境贫寒,从少年时代开始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如耕种、打渔、制作陶器等。
他的父亲是一位盲人,生母早逝,继母生弟名“象”。史书记载小虞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脾气不好,常在醉酒后打骂小虞舜,后妈偏袒弟弟也常责骂他,弟弟桀骜不驯。然而,小虞舜对父母十分孝顺,对弟弟及其友善,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和改变。由于小虞舜在当地以孝行而闻名,当联盟首领尧向各地诸侯征询继承人时,多数诸侯长就举荐了舜。(这就是公交车上贴着“道德之乡讲道德,文明之乡讲文明”的宣传标语的缘由)
二、“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
史书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畔”指田间田埂。种田人互相谦让,在田界处让对方多占有土地互相推让居住的地方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ǔ,粗劣)”,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ì,县,城),三年成都(四县为都)”。
到各个诸侯国视察、安抚、斡旋甚至是平乱和征讨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九嶷山上空白云飘飘,两名妃子乘着微风翩翩下山。青青的竹枝上闪烁着泪光,片片红霞若天风织成绚丽的衣衫。洞庭湖水波浩荡卷起白色的浪花,橘子洲当歌一曲感天动地。我将为此而梦回祖国辽阔的河山,在我芙蓉盛开的家乡朗照着清晨的光辉。
宋道州刺史方信孺所书“山”三个大字
字高1.8米,宽1.9米,笔力苍劲遒拔。公元1177年至1222年有隽才,未冠能文杨万里颇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方信孺胸有谋略,胆识过人,能言善辩,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得名于舜帝之南巡。因境内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 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九座峰峦,且峰峰相似难以区别,故名到各个诸侯国视察、安抚、斡旋甚至是平乱和征讨《水经注》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邵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山。”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