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第四纪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演变研究.docVIP

海南岛第四纪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演变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岛第四纪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海南岛第四纪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颜家安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21095) 提要:海南岛与大陆有过连、断、再连、再断的地史变化,使本岛的生物群及其生态环境与华南大陆既有一定的关联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海南岛现代生物多样性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新生代,尤其是第四纪全新世早期的生物类群,全新世早期生物类群的组成成分与现代基本一致。由于海南岛处于低纬度地区,受第四纪冰期影响较小,故一些古老的植物和动物能得以保存下来,特别是到了全新世早期,全球性气候转温,本岛动、植区系尤其兴盛发达。三亚落笔洞是本岛迄今最早一处人类活动文化遗址,本岛最早的先住民——“三亚人”是古越族的一支,他们的到来和繁衍以及后来的移民使本岛生物及其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关键词:古地理 古植被 古气候 古动物 古人类 第四纪 海南岛 引 言 海南岛地处我国南部,热带北缘,地理位置介于北纬18°09’~ 20°10’东经108°03’~111°03’之间,突起于浩瀚的南海之上,北部隔着琼州海峡与广东的雷州半岛隔海相望,全岛四面环海,海岸线长1528km,总面积33920km2,整个岛屿呈椭圆形,其长轴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地势中高周低,以岛中部的五指山为中心,向周围逐渐形成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的环形、圈层地貌。 据地史研究,海南岛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夏断块区华南断拗中的海南隆起,原与大陆相连。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在新构造运动的作用下产生断裂,形成琼州海峡,使海南岛与大陆第一次分离。晚更新世末,海面下降,海南岛重新与大陆相连。直至全新世早期,海面上升,海南岛再次与大陆分离,形成今天四面环水,孤悬海外的地理单元(图1.1)。 颜家安(1956――)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兼职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生态环境史研究。 通讯地址: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广场1号楼519室九三学社海南省委;  邮编:570203  联系电话:(0898    Email:yanja@hainanpc.net 海南岛是中国热带面积最大和最典型的地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据新近报道()已知海南岛有野生维管束植物4680种,约占全国植物种类的15%;两栖动物7科16属39种,分别约占全国两栖动物科、属、种的63.6%、38%和13%;爬行动物114种,约占全国爬行动物的30%;兽类112种,约占全国兽类23%;鸟类360多种,约占全国鸟类27%;昆虫资源尚未完全统计,估计约4000多种,其中蝴蝶已发现650种,蜘蛛162种;此外,还有大量丰富的藻类、蕨类、真菌等尚未查明。本岛四面环海,海域生物资源丰富。已鉴定本岛周围海域浮游动物有200个种,浮游植物289个种,底栖生物568个种,潮间带生物340个种,游泳生物鱼类已记录702种,虾类37种,蟹类71种。 本岛不仅生物种类丰富,而且特有种也多,在4680余种维管束生物中,有3500多种为本岛原产,63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在已知的39种两栖动物中,有9个特有种,114种爬行动物中有6个特有种,112种兽类中,有73个特有种、特有亚种。兽类丰富度、特有值和特有率在全国分别位于第15、第9、第6,鸟类丰富度、特有值和特有率在全国分别位于第14、第7位、第2位()。 obicula cf. fluminea和腹足类Galba cf. elegans(olypodiaceaesporites -Cupuliferoipollenites- Graminidites 组合。该组合被子植物花粉占47.62%;裸子植物花粉占11.24%;蕨类孢子占40.95%。 八所组的孢粉化石据薛万俊等(1981)研究,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含量达48%,多半是禾本科花粉;木本植物花粉含量为29%,主要分子是萝摩科、夹竹桃、桑科和苏铁科;蕨类孢子占23%,主要为海金砂和里白科孢子。反映当时为稀树草原植被,炎热干旱的气候。※ 琼山组产有孔虫主要有Quinqueloculina,Triloculina trigonula, Ammoniatepida, El-phidium等。孢粉化石分三带:下部为Castanopsis –Dacrydium -Proteaceae-Cyathea带,其中木本花粉占54.8%,草本花粉占16.3%,蕨类孢子占28.9%,反映了炎热潮湿气候,中部为Proteaceae-Elaeocarpus-Castanopsis- Castanea-Piper带,以木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显示气候比下带更温热;上部为Casuarina equisetifolia-Castanopsis-Pinus-Artemisia带,木本植物花粉明显减少,含量降为40%,其中木麻黄占重要地位,草本植物花粉和蕨类孢子含水量相应增高,分别为27%和31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