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28 《腹痛课件》(泰国班,许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9-28《腹痛课件》(泰国班,许勇)要点

曙光医院宝山分院 中医教研室 许勇 副主任医师 2016-9-28 ;目录;推荐·现代中医书;推荐·古代中医书;第一部分 腹痛概述;腹痛概述;腹痛概述;病变范围: 1.西医学内科腹痛,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肠道激惹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输尿管结石、腹型荨麻疹、腹型癫痫等等,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者,可参考本节辨证治疗。 2.痢疾、霍乱、积聚、臌胀、虫证等病证出现的腹痛症状,参考有关章节。 3.本节讨论内科腹痛,外科、妇科不在本节范围。;1、《黄帝内经》提出寒邪、热邪客于肠胃致腹痛。 《素问·举痛论》: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提出与脾胃、大小肠、膀胱等有关。;腹痛概述·历史沿革;3、《诸病源候论》对腹痛病因病机论述较详尽。 “由脏腑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而痛”。;4、龚延贤《寿世保元》把腹痛归纳为寒、热、虚、实四类,可谓提纲挈领。提倡:“治之皆当辨其寒热虚实。” 5、《古今医鉴》完善治法:“是寒则温之,是热则清之,是痰则化之,是血则散之,是虫则杀之,临证不可惑也”;清朝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补充治疗血瘀腹痛的著名方剂: 瘀血在中焦,血府逐瘀汤; 瘀血在下焦,膈下逐瘀汤。;二 病因病机;病因;病因;抑郁恼怒 忧思伤脾 肝郁克脾;3.情志失调;4.跌扑手术;病因;病机;病机;病机;病机;病因病机总结;第三部分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四 辨证要点;(二)辨病性 (1)实痛:痛势急剧,痛时拒按,痛而有形,痛势不减,得食则甚。 (2)虚痛:痛热绵绵,喜揉喜按,时缓时急,痛而无形,饥而痛增。;(3)寒痛: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遇冷痛剧,得热则减。 (4)热痛:腹痛急迫,痛处灼热,腹胀便秘;;辨证要点;(三)辨病位 (1)大腹痛:脾胃、大小肠... (2)脐腹痛:虫积; (3)胁腹痛:厥阴肝经; (4)少腹痛:妇科腹痛... (5)小腹痛:膀胱...;(一)治疗原则 (1)以通立法:六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 (2)审因论治:去除寒热虚实等病因。 (3)标本兼治:通,并非单纯导泻与通下;结合寒热虚实,辅以理气通导、消食导滞之品。 (4)久痛入络:加辛温活血剂。 (5)注意事项:不可过用香燥,中病即止;虚痛宜温中补虚,益气养血。; 新病多实,痛忌补气 久病多虚,宜温宜补 寒实腹痛,慎用攻下 实热腹痛,佐用气药 暴痛在气,通利气机 久痛在血,活血通络 ;寒邪内阻 湿热壅盛 饮食停滞;(一)寒邪内阻;2、治法: 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3、方药: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 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方 名:正气天香散(经产之剂) 总 结:气滞经迟 组 成:乌药、陈皮、苏叶、香附、干姜 主 治:治一切诸气,气上凑心,心胸攻筑,胸肋刺痛,月水不调。;归 经:此手太阴足厥阴药也。 方 义: (1)乌药、陈皮,专入气分而理气。香附、紫苏,能入血分而行气。引以干姜,使入气分兼入血分。 (2)用诸辛温以解郁散肝,令气调而血和,则经行有常,自无痛壅之患。 煎服法:每五、六钱煎。;寒气上逆:腹中雷鸣切痛,胸协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温中降逆; 内外皆寒:腹中冷痛,身体疼痛---乌头桂枝汤温里散寒; 寒凝厥阴:少腹拘急冷痛,苔白,脉沉紧--暖肝煎 阴盛阳脱: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手足厥冷,脉微欲绝--通脉四逆汤;1、辨证依据 (1)腹部胀满疼痛,痞满拒按,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 (2)胸闷不舒,烦渴引饮,身热自汗,小便短赤。 (3)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具备(1)+(2)或(1)+(3)均或确诊。;2、治法: 通腑泻热。 3、方药: 大承气汤。 大黄:苦寒泻热,攻下燥屎; 芒硝:咸寒软坚,清燥破结; 厚朴、枳实:破气导滞,消痞除满。;湿热较重:大便不爽--去芒硝,加栀子、黄芩、黄柏; 少阳阳明合病:两胁胀痛,大便秘结--大柴胡汤;重症胰腺炎,大柴胡汤加芒硝,大量泻下,日下一二十次。 肠痈:小腹右侧疼痛---大黄牡丹皮汤。 选用厚朴三物汤、枳实导滞丸等。;1、辨证依据 (1)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 (2)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便奇臭,或大便秘结; (3)苔厚腻,脉滑。 具备(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