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篇课文的内容。
2、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用习作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依依不舍的感情。
4、制作班级纪念册。
过程与方法
1、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忘不了的笑声》和《作文上的红双圈》。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
2、回忆小学生活,写写自己难忘的老师和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等。
3、和同学一直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收集材料。
4、同学合作,制作班级纪念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突破方法:读“阅读材料”,联系秘书的生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难点:制作班级纪念册。
突破方法:做到分工明确,具体到人,老师督促指导。
教法与学法
教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督促指导。
学法:自主合作,分工协作。
教学准备
1、读“阅读材料”。
2、收集班级“成长的足迹”材料。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课时目标
1、读懂《难忘的启蒙》。
2、读懂《老师领进门》。
3、读懂《新来的王老师》。
1、难忘的启蒙
一、导语
小学的几年生活,我们有过很多老师,有谁难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不是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位让学生一直怀念的老师。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体会作者的情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学生小组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启蒙”是什么意思?
2、“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受到了哪些启蒙教育?
3、“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中的“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
4、从作者回忆的三件事中,你感悟到什么?
2、老师领进门
一、简介作者刘绍棠。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体会作者的情感,找出自己的不理解的地方。
三、学生小组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效果。
1、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3、从哪里可以看出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4、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新来的班主任
一、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体会作者的情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二、学生小组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2、王老师是怎样对待“差生”的?
3、你认为王老师的做法好吗?为什么?
四、通过学习这三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课时作业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改为陈述句:你看,不会没有什么好写。
2、桂花开了,离得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改为夸张句:桂花开了,十里飘香。
3、小刚跑得非常快。
改为比喻句:小刚跑得非常快,像离弦的箭。
4、学校门口有两棵松树,又高大又威武。
改为拟人句:学校门口有两棵松树,又高大又威武,日夜守卫着学校的大门。
二、你知道老师常被称作什么吗?
老师、先生、人类灵魂工程师、园丁、慈母、春蚕、蜡烛、孺子牛、人梯等。
三、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说明的某些道理。
1、这里的“宽”和“严”分别指什么?
“宽”指老师对日语。“严”指老师们对作文和写字。
2、“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指什么道理?
指爱国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课时目标
1、读懂《忘不了的笑声》。
2、读懂《作文上的红双圈》。
一、导语:同学们,在小学生活中,老师的教导让我们记忆犹新,同学的笑声也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接下来我们阅读两篇文章,《忘不了的笑声》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会引起你的哪些回忆。
二、《忘不了的笑声》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体会作者的情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学生小组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3、检查自学效果。
(1)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通过笑声表现了同学的什么特点?
(3)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你知道本班同学的什么特点?能选择合适的角度把他们的特点写下来吗?
三、《作文上的红双圈》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体会作者情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学生小组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3、检查自学效果。
(1)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2)你从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想到了什么?
(3)作者在文中赞颂的是什么?
四、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课时作业
一、积累描写笑的词语。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自然拼读 77页.pdf
- 2025贵州盐业(集团)黔东南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小学阶段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届高三复习备考工作计划暨备考策略.pdf VIP
- 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答辩1.pptx VIP
- SEMI-F047-000-0706-en电压暂升暂降标准.pdf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政治考试大纲.docx VIP
- 2025年中国聚氨酯混炼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在excel中绘制水位~库容~面积的图表.xls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地理综合)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