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油藏中相对高渗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101为例.pdfVIP

低渗油藏中相对高渗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101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渗油藏中相对高渗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101为例

第33卷第6期 地 质 通 报 Vol.33,No.6 2014年6月 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 Jun.,2014 低渗油藏中相对高渗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以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10为例1 1,2 1,2 1 3 3 3 赵 虹 ,党 犇 ,康晓燕 ,靳文奇 ,刘新菊 ,王小军 1,2 1,2 1 3 ZHAOHong ,DANGBen ,KANGXiao-yan,JINWen-qi, LIUXin-ju ,WANGXiao-jun3 3 1.长安大学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2.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 3.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延安716000 1.ChanganUniversity,CollegeofEarthScienceResource,Xian710054,Shaanxi,China; 2.KeyLaboratoryofWesternMineralResourcesandGeologicalEngineering,MinistryofEducation,Xian710054,Shaanxi,China; 3.ChangqingOilfieldBranchCompany,No.1OilProducingPlant,Yanan716000,Shaanxi,China 摘要:相对高渗储层研究是低渗油田勘探开发的方向标。以2007年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新发现的延长组长10含油层系为1 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结合室内铸体薄片、物性资料、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资料等的综合分析,对相对高渗储层特征及其 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10相对高渗储层以中粗粒—中粒含浊沸石长石砂岩为主,砂岩成分成熟度相对较1 高;胶结物主要以绿泥石膜和浊沸石为主;成岩作用主要表现为次生溶蚀作用;孔隙以浊沸石溶蚀孔、长石溶蚀孔和残余粒间 孔为主。控制研究区相对高渗储层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微相控制储层的分布及储层原始物质的 组成,绿泥石膜的存在使原生粒间孔隙得以保存和次生溶蚀作用中浊沸石、长石溶孔优化了储层的储集性能。 关键词:相对高渗储层;长10油层组;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1 中图分类号:TE1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552(2014)06-0933-08 ZhaoH,DangB,KanyXY,JinWQ,LiuXJ,WangXJ.Characteristicsandcontrolfactoroftherelativelyhighpermeabili⁃ tyreservoirinthelowpermeabilityoilgaspool:AcasestudyofChang 10 oillayerofupperTriassicYanchangFormation 1 inZhidanarea,OrdosBasin.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14,33(6):933-940 Abstract: Therelativelyhighpermeabilityreservoiristhe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directionofthelowpermeabilityoilfield.A newoil-bearinglayer,i.e.,Chang10 oillayerofTriassicYanchangFormation,wasfoundinZhidanareaofOrdosBasinin 2007. It1 hasbeenprovedbypracticethatthestudyareahasagoodexplorationprospect.Basedon

文档评论(0)

liangyue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