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18课件现代生物进化论要点
考点突破 (1)渐变式:经过长期的历史年代逐渐形成,即: (2)骤变式——主要是通过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畸变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 1.物种形成的方式 2.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三者关系如图所示: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标志 变化后生物与原来生物关系 联系 生殖隔离出现 基因频率改变 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新物种形成,生殖隔离,质变,属于不同的物种 生物进化,基因频率改变,量变,仍属于一个物种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②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 5.(2015?山东德州一模)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 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D 跟踪训练 解析:地理隔离也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错误;突变的形成并非自然选择所导致,自然选择将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将不利的变异淘汰,B错误;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能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 6.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物种1与新物种2基因库不同 B.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 即经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C.图中X、Y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仅 表示自然选择过程 D.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 解析:图中Z过程形成了新物种,所以Z还必须包括生殖隔离过程,C错误。 环境改变后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变化曲线图 [获取信息] (1)Q点表示环境发生改变, 基因 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基因频率 。 (2)P点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 。 A 增加 相等,均为50% 1.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如图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不同种群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 600。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 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B.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 总数的25% 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 能出现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 强化过关 解析:由图可以直接看出,三个种群起始时A的基因频率差别不大,经过自然选择后,种群①中A的基因频率变化最大,种群③中A的基因频率变化最小,说明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A正确。②在125代时,A的基因频率为75%,则a的基因频率为25%,aa个体的基因型频率为25%×25%=6.25%,B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后,基因频率可能发生较大的差异而导致生殖隔离,C正确。 2.有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 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 着生殖隔离 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 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 差异越来越大 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 数量趋于相同 解析:种群的基因库指同种生物构成的同一种群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甲岛和乙岛都有不同种类的鸟。 C 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应用 B 课 堂 ★ 题 组 练 1.(2014·江苏卷)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 细菌突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 有可能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 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解析:细菌可通过突变产生耐药性,抗生素通常只起选择作用而不起诱变作用,A错误,B正确;体内是否有免疫球蛋白或是否对新生儿接种疫苗只影响个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与细菌耐药性无关,C、D错误。 2.(2015?河北石家庄联考)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内容,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鼎信JB-QT-TS3200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安装使用说明书 XF2.900.029AS Ver.pdf VIP
- 《文献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第四版)》教学课件.pptx
- 食品包装学:其它食品包装专用技术.ppt VIP
- 南芯产品规格书SC8886.pdf
- 作业6: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1学习任务分析表.docx VIP
- 栈桥吊装方案.docx
- 2024四川遂宁市射洪市财政局市属国有企业招聘3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算法与程序设计》课件.pptx
- 探索校本课程中实验室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教育学范文).doc
- 解读2024年《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